设置

关灯

10 吴国公欲取浙西,刘太尉二桃三士(第3/5页)

    左布衣,幼时没有大名,只有个小名唤作重八。,你们可知,我元璋之名,是谁给我取的么?

    刘基虽然投奔朱元璋不久,对此也是很清楚的,不过他不好说,依然只是微笑不语。

    而李善长早在至正十四年就投了朱元璋,任其掌书记,当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的麾下,两人又是老乡,关系非常亲密,没有太过的避忌,笑道:主公之名是得自您的岳丈。

    朱元璋的岳丈是谁?自然郭子兴。他的夫人马氏乃是郭子兴的义女。

    不错。你们又可知,郭帅为何给我取元璋二字为名?

    先请主公恕臣不敬之罪。

    你我君臣,何必讲这样虚礼?只管讲来!

    主公的尊讳,元璋。/元者,始也;璋者,美玉也。郭帅所以给主公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主公您伟丈夫,如美玉一般截然不同於常人。

    朱元璋大笑,说道:老李,你是读多!甚么始也,甚么美玉!郭帅之所以给我起这么个名字,其实含义很简单。

    臣等愚钝,请主公示下。

    朱者,诛也;元者,蒙元也;璋者,利器也!郭帅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如一柄利器,诛灭蒙元!

    刘基、李善长听了这等雄壮的语言,齐齐跪拜。阳光射入室内,映照在朱元璋的身上。两人抬头仰望,只觉绚烂刺目,不可方视。这一年的朱元璋,才刚刚三十三岁,雄姿英、正值盛年。

    下令。命徐达诸将即日撤回,准备进攻浙西!

    济宁之战落下帷幕,牵涉在其中的各方对下一步的行动各有图谋。

    海东议论再接再厉、攻取曹州;金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打算借机东取浙西。而便在差不多相同的时候,远在安丰的刘福通等人也召开了一次议事。

    最新军报,海东占领了济宁全路,兵锋直指曹州,并已攻取徐州。刘福通简短地向与会诸人通传了一下军报,然后说道,诸位对此有何想法?

    他的弟弟,现任知枢密院事的刘六吧唧了两下嘴,先说道:啧啧。真没有看出来,小邓竟有如此本领!

    当初,海东大举东进、奇袭巨野,由此开始济宁之战时,安丰上下多数的官员、将领对此都甚不看好,认为海东必败,就算不败,恐怕也难以占到多少的好处,至多平局。实在不曾料到,结果居然是察罕溃败。

    所以,刘六有些感叹。

    刘六惊奇,王显忠却是黑了脸色,气哼哼地说道:小邓这厮不是好人!哥哥之前给过他八字评语:阳奉阴违、狡诈如狐。如今看来,当真不错!

    刘六奇道:此话怎讲?

    年前,哥哥下圣旨给那小邓,命他南下淮泗,攻取徐州。他推三阻四,拿出种种借口、搬出各样说辞,又是粮饷不足、又是军士疲劳,总之就是不肯。可这一回,他单州野战之余,只用了数千人马,不到一天的功夫,就轻巧巧地将徐州攻下!却也没有见他粮饷不足、也没有见他军士疲劳!,如果这样还不算阳奉阴违、狡诈如狐,该怎么样才算?!

    罗文素深谋远虑,沉吟说道:先前他不肯攻徐州,不外乎因才入山东不久,立足不稳;此番他却主动攻取徐州,若俺料得不差,却应是因为立足山东已稳,故此有意淮泗。刘公对他狡诈如狐的评价,如今看来确实半点不错。俗云:无利不起早。小邓还真就是这样的人。

    王显忠啐了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