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 得骑兵千里护送,见故友议论军情(第3/4页)

    识甚多,得到点风声也丝毫不足为奇。

    ,不过,他虽说对了郭从龙将接手新军,可却说错了邓舍召邓承志回益都的本意。之所以召邓承志回去,并不是因为想念,而是两个原因。

    ,其一,济宁一战中,虽然说邓承志是名义上的总指挥,但实际的指挥官其实却是赵过。邓舍之所以给了邓承志这样一个名义,其实是为了帮他添加资历。仗打到现在,已经将近结束。初次领军便获大胜,打下了整个济宁,并南下淮泗,攻取了徐州、宿州,功劳已经足够,资历也已经足够了,所以,没有必要继续再在泰安待下去。

    ,同时,也正因为战事快要结束,所以,为了照顾前线将领的情绪,也需要把邓承志调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赵过以及独当一面的庆千兴等人一个挥的空间,好让他们的功劳能够更多一点。

    ,其二,武将的资历不止是战功一条,人脉也是很重要的。将要改编新军了,不能没有人抓总主管。这是一次很好的扩大人脉的机会。所以,邓舍就又想到了邓承志。

    ,邓承志是左车儿留下的唯一家人,如今并又是邓舍唯一的义子。无论是因为对左车儿的感情,抑或是因为真心喜欢义子的忠直勇猛,又或者是为了培养出一个得力的爪牙,邓舍都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邓承志成长。而从他的种种作为来看,他也确实是在真心真意地帮助邓承志。

    ,不过,这些东西,洪继勋、吴鹤年、赵过等人可能明白,军中中下层的这些军官们限于见识,多数却都是猜不出来的。

    听了姓崔的回答,护送封帖木与景慧的那百户点点头,说道:王爷仁厚,月余不见小王爷,有些想念,料来也是有的。,小王爷回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那毕将军去曹州,却又是因为什么?

    你在前线,难道没有听说?

    什么?

    察罕亲率大军、驰援曹州。

    这个自然听说了。,你的意思是?

    不错。察罕这回带的都是精锐,战力很强。赵帅本打算在黄河设伏,给他一个半渡而击,可是却被察罕看破,没能拦下。鞑子已与我军对垒曹州城外。内有城内负隅顽抗的残敌,外有察罕的援军,赵帅压力很大。所以,调了毕将军部过去驰援。

    鞑子已过黄河?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大概前天晚上。

    前天晚上。,不对吧,前天晚上的事儿,王爷昨天就能把令旨传到泰安?

    要不说王爷英明神武、神机妙算!不等察罕渡河,便能提前算出。

    姓崔的百户满脸崇拜神色,护送封帖木与景慧的那百户也是神往不已,连声道:王爷真是星宿下凡!难怪能带领咱们百战百胜。

    ,邓舍也是个凡人,怎可能星宿下凡?神机妙算四字,倒是说的不错。在听说察罕驰援曹州后,邓舍与洪继勋多次议论,虽没算出赵过会拦不住察罕,但却也都觉得如果不派些援军给赵过,怕是这仗不好打。因而,这就有了昨天命令毕千牛率军前去曹州的令旨。

    谈谈说说,夜色已至。

    两个百户虽多时未见,无奈姓崔的军令在身,不能多停,当下约了改日饮酒,便相互抱拳,就此分开。

    景慧大和尚瞧他们低声说了半晌话,心知必是与济宁、泰安的军事有关,有心凑前偷听,到底怕再引起燕军骑兵的怀疑,只得无奈作罢。好容易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