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一章 调研(第3/3页)

    欢迎祁书记莅临夹林指导工作,我是小潘,潘宝山!”

    祁宏益抬手和潘宝山握了握,“哦,潘乡长,潘宝山,夹林的新型农业搞得有声有色,在持续抓好项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总结经验,争取大踏步前进。”

    “在祁书记的指导和支持下,那是肯定的!”潘宝山响亮地答着,回身指了指蔬菜大棚,这个时候不能只说空话表态,要及时展示成果,“祁书记,这一片温室大棚自去年年中开展以来,项目推展进度很快,现在已出具规模,由当初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近百户。据一季收入测算,种植户年人均收入可逼近万元大关!”

    潘宝山边说边引导祁宏益来到鲁成升的蔬菜大棚前。

    鲁成升正和家人摘脆嫩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忙得热火朝天。

    “这已经是第二茬了!”鲁成升提着一筐西红柿乐得合不拢嘴,“摘一茬蔬菜就能赶上种一年的粮食!”

    “他是斜沟村村支书。”潘宝山指着鲁成升向祁宏益说,“去年项目开始时,村干部们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影响下,村民几乎是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设施大棚蔬菜行列中来。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搞大棚菜,最终全村八成以上家庭都将成为种植户,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专业村。”

    “市场引导方面怎么样,有聚就要有疏,菜集中种起来了,销售局面一定要打开,那也是关键一环。”祁宏益环视这蔬菜大棚,感受着浓郁蓬勃的生机。

    “市场销售不成问题,乡里推动种植户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发挥了很大作用。”潘宝山说,“现在菜农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蔬菜销售出去,赶上成熟高峰期,每天都有菜商到地头收购。”

    祁宏益点点头,“在引导发展上,乡里有没有进一步打算?”

    “乡里已经着手以斜沟村为中心,打造成规模上水平的设施蔬菜基地。”潘宝山说得很有豪情,“现在正在和投资商洽谈,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导蔬菜基地向生态农业园转变,届时园内将进行道路硬化、水电通引、排灌完备等配套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将筹建一个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嚯,好啊。”祁宏益笑道,“那可是个大工程,要好好排个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初步计划已经列出,还有待完善。”潘宝山说完估摸了一下,不能在蔬菜大棚上耽误太多时间,便对祁宏益说起了庭院种植:“祁书记,斜沟村是乡政府驻地,为做大经济强村效应,我们还实施了‘见缝插针’致富模式,充分利用村民闲置的庭院、门前屋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高效益的蘑菇,还有一些时令果蔬,不但美化了环境,还能带来收益。而且从目前主要种植的菌类情况看,获利很高,下一步乡里将进行扶持,争取把菌类种植当成大类发展项目。”

    “政府驻地村要做强,其他相对经济薄弱的村子也要兼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关注,否则贫富差距拉得过大,也是个问题。”

    “下面要看的大陡岭村就是若村,但现在通过金银花种植基地项目,已开始改观!”潘宝山说着,对郑金萍使了个眼色。

    郑金萍赶紧给王三奎打电话,说调研组马上就到,做好准备。

    出发时,祁宏益向潘宝山招招手,喊道:“小潘,来,到我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