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2/3页)

    察,春节假期结束后,刚上班那几天找领导谈事成功率比较高,再加上你汇报的项目也还不错,我几乎可以肯定,他是会同意的。”

    潘宝山从来没见过刘海燕如此肯定地预见事情,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不得不信服,他很放心菇业产业扶持项目会得到祁宏益的认可。

    事实上的确如此,没有意外。

    一月三十日,春节后上班第二天,潘宝山就来到祁宏益办公室,把项目仔细汇报了一番。

    祁宏益听后问预计最大体量能达多少。

    潘宝山挺了挺腰杆,说只是循环农业高效产业园内的单体,年产值就可以达亿元。

    “就是那个美味菇业公司?企业规模看起来也不大,产值能过亿?”祁宏益皱起了眉头。

    “能!”潘宝山道,“如果扶持力度跟上去,两三年即可实现目标。”

    潘宝山这么肯定不是吹大牛,之前他跟邓如美仔细沟通过,两三年内产值达几千万没问题。几千万说成过亿,也还算比较保守。

    “扶持投入怎么样?”祁宏益渐渐舒展了眉头。

    “主要是政府性的行为来参与,主要体现在招商和推介上。”潘宝山道,“所以投入的多少很难具体量化。”

    “那完全可以尝试。”祁宏益道,“政府的服务功能就体现在此处,如果通过一定的运作,能带动壮大一个产业造福于民,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好的祁书记,有您如此支持,推行起来肯定没问题!”潘宝山道,“最近我就制定一个详细的措施方案,到时请祁书记过目。”

    “嗯。”祁宏益点点头,“对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事进展如何了,那是个重点项目,要盯紧抓牢。”

    “都在有序开展。”潘宝山道,“再过两个月,到四月初便可拉出整体框架。”

    “很好,要加快速度。”祁宏益道,“宝山,你刚当上副县长,干事创业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稳扎稳打,不可犯急躁的毛病,欲速则不达啊。”

    “祁书记你说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很警惕。不可否认,我确实存在一定的急躁心理,但总体来说还不算轻率。”潘宝山道,“现在经过祁书记这么一点,认识更加深刻,往后会更加注意的。”

    “嗯,能认识到就行。”祁宏益道,“不过也不要过于谨慎,马靠放人靠闯,尤其是年轻人,就要放开步子。”

    “有祁书记掌舵,我肯定会尽力发挥!”潘宝山暗自高兴,他觉得和祁宏益的沟通没有障碍,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充分利用就是罪过。

    潘宝山马上把消息告诉了邓如美,说扶持计划很顺利,下面第一步要做的是推介宣传,把美味菇业公司的牌子打响,然后就是招商合作,把规模做大。

    几天后,潘宝山又亲自来到产业园,琢磨着对菌类种植区进行调整,在原有的基础上外扩,把可经营面积扩至原来的两倍。

    这需要和夹林方面接触,潘宝山不找仲崇干,直接找郑金萍,她比当初的梁延发更强势,说过的事情就没有更改。

    找到郑金萍的时候,她正在财政所跟所长孙振旺谈话。原来姜玲要回来了,准备顶他的位子。孙振旺有点情绪,郑金萍正在开解。

    “姜玲怎么回来了?”潘宝山有点意外,“谁安排的?”

    “黄开建通过王法泰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