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七十二章 提醒(第2/3页)

    中央层面的眼界中显山露水。”谭进文道,“不管到哪里,年龄是硬件,年轻就是资本。”

    “嗐,咱们不搞虚的,你放眼看看,火箭式上升的年轻人哪个不是根正苗红的?”潘宝山笑道,“像我这样根白苗青的小秧子,能有今天就不错了,得学会知足,否则伸着脖子使劲朝上看,弄不好还会扭着。”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真理。”谭进文道,“不管怎样,个人努力还是不能被抹杀的。”

    “在时代的大潮中,个人仅是沧海一粟。”潘宝山摇头慨叹,“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啊。”

    “你就别感叹了。”谭进文听后脖子一仰,靠在坐背上笑道:“先闭目养养神吧,中午多喝点,毕晓禹可是下本钱了,准备的酒都是十五年陈以上的。”

    “其实帮毕晓禹的小舅子搞那个影视公司,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他这么重视我还不太好意思。”潘宝山笑道,“不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心意最重要。”

    “仔细处一处,你会发现毕晓禹那人还是很够意思的。”谭进文道,“做事很上路,甚至还有点江湖味,可交。”

    谭进文的对毕晓禹的评价,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就在潘宝山和谭进文来到双临饭店后没多会,苏连胜也就赶了过来,把潘宝山的手机交到他手中。

    潘宝山接过来看了下,有个未接电话,显示是宁川平的。前不久他带队去友同市采风时,和宁川平相互留过号码。

    出于礼貌,潘宝山立刻回过去,说手机刚才没带在身上。

    宁川平接到电话后并不绕圈子,听完潘宝山的解释就问他现在方不方便谈点事。潘宝山一听就知道非同寻常,忙说方便,然后就进了包间内的卫生间。

    “今天下午你最好不要去单位,可能会有突发情况。”宁川平开门见山,“前不久你搞的那个‘沿海行’大型采访活动,到松阳的时候不是说要从友同市割一片海域过去嘛,现在事情有点大发了。”

    “哦,宁市长,你们那边反应比较激烈?”潘宝山惊了一下。

    “有人激烈的程度超乎想象,一大早就开始筹划了,现在正行动。”宁川平道,“一大批渔民正乘车赶往你们广电局,可能要闹事,而且目标就对准备你。”

    “有组织的?”潘宝山心跳加速,“多少人?”

    “肯定有组织,据说一共二十多人。”宁川平道,“其实人多少无所谓,关键是看影响大小,他们这一去背后是有故事的。”

    “有人操纵?”潘宝山深深地吸了口气,“是魏金光?”

    “这个……”宁川平犹豫了起来,“我听到的风声是,但不能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正在赶往双临的那批渔民,是海源县县委书记王建洪安排的。”

    “哦,行,我知道了宁市长。”潘宝山顿了一下,“感谢,非常感谢你这个电话,我潘宝山不是说大话的人,但今天放一句话在这里,如果以后宁市长需要潘某做什么事,就是一句话。”

    潘宝山说这话不是头脑发热,其实他很清醒,宁川平之所以打这个电话给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关心他,主观上还应该是关心自己。不过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情,感谢乃至感恩是必须的。

    对此,宁川平也有过考虑,他推想过潘宝山的心理,很清楚这是心神领会的事,大家都心知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