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一十四章 小产权房(第2/3页)

    就行,至于他是否再托关系,就别说了。”潘宝山道,“万一我要是帮不成,岂不是不好收场。”

    “也好。”杜成行点点头,笑道:“少说为妙。”

    杜成行说完就走了,潘宝山便琢磨这事该找谁,鉴于眼下的形势,还是从下往上,要鱿鱼利用现有的关系去解决。

    潘宝山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给鱿鱼,还沒拨号,铃声响了,郁小荷來电,说这次轮到她请客,让他选个地方。

    这下刚好,可以跟郁小荷说说想到地方任职的事情,潘宝山忙说找个咖啡店,吃个简餐,多聊聊天,至于是哪一家,还是让她选,因为他不熟悉那方面的消费场所。

    郁小荷找了家怀旧古典的,选了个角落。

    “最近忙得很吧,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综合材料可不是轻担子。”郁小荷显得很清新,“但却是个硬任务,落到你肩上就必须得完成,而且还要出彩。”

    “完成就不错了,哪里还想到要出彩啊。”潘宝山摇头叹道,“中华文化是迫切地要走出去,但要解决一系列问題,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国际认可度、对外交流主体等等,哪一样不需要好好加强,但是,想从那些方面搞突破是很难的,因为很多都是政策性的东西,绝非一朝一日之功所能奏效。”

    “既然宏观上不能推进,那就从微观入手是了。”郁小荷道,“部长也知道大环境背景是什么样,他可能也就想从小切口点題。”

    “是啊,我是那么考虑的,所以就从小渠道着眼展开,比如电影,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來一直在加强海外推广力度,还有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经实施好几年了,效果还是有的。”潘宝山道,“当然,作为最直接的手段,广告也必不可少,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一些大型广告屏上的中国元素也在不断增多。”

    “纽约时报广场被誉为‘世界十字路口’,在那种地方展现中国元素当然是有力度的。”郁小荷道,“不过也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題,就是我们的投入多是为了让外国人看到我们,而沒有仔细考虑他们喜欢从哪个角度看、能看懂些什么,概括來说,就是忽略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及欣赏习惯,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诸多对外交流的文化活动当中,送是送出去了,但收效却远远低于预期。”

    “说到这些,我觉得我们推出去的东西必须紧扣‘流行’这个中心。”潘宝山若有所思地说道,“流行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性、娱乐性,决定了被接受的广泛程度。”

    “那是肯定的,否则尽弄些所谓的高端文化,就很难获得普通大众的认可,大众,可是社会的主流。”郁小荷道,“别说国外了,就说咱们国内,一些高端文化的接受者不也是小众群体嘛。”

    “欸哟,不能说了,我感到很压抑,工作的事就是这么枯燥。”潘宝山摇头笑笑,“还是说点轻松的吧。”

    “那是怪我了,我开的头。”郁小荷笑笑,“说点轻松的吧,你今天参加了从瑞东來的党政代表团活动。”

    “松阳的,來招商呢。”潘宝山道,“松阳,那可是我起步的地方啊,感情特别深,所以也花了不少心思,先让他们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还成立了个协会。”

    “你对地方的感情还很深呐。”郁小荷笑了笑,“有情有义。”

    “不是有情义,而是习惯问題。”潘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