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31章 度形式阻力重重 2(第2/3页)

    才从干部任免上谈了起來道:“目前我省的干部队伍相对比较稳定,这一茬市委书记、市长也都刚刚上任沒有多长时间,大多数不到三年吧,可以说刚刚熟悉了工作环境,正是可以施展手脚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再次对他们进行调整,无疑不利于他们的工作,他们就必须在新的环境中重头來过,我觉得沒有这个必要,另外,党代会闭幕期间,大范围地调整干部,中枢难免要问个为什么,这个解释工作,我们也不好做。”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投其所好,正好说中了李明仁的心思,李明仁的脸上的皮肤就舒展开了再次问道:“那你的意思呢,如果微调,怎么调。”

    王仁成想了想道:“至于如何调整,我还沒有考虑,不过,我倒有个建议,可以将东权同志和国栋同志对调一下,让东权同志到云山任市委书记,国栋同志去沂南。”马上又做出了解释道:“我之所以这样考虑,主要还是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东权同志在沂南市时间比较久了,到现在大概有九年时间沒有动了,也是该动一动的时候了,而国栋同志呢,你也知道,这次的呼声比较高。”

    继续说了下去道:“这样一來,我们只需要再给云山配一个得力的市长,也就万事大吉了,各市主要领导几乎沒有变动,也便于今后开展工作,你觉得呢。”

    见李明仁不表态,王仁成又说了起來道:“另外,省委不是一直考虑将东权调任省里任职吗,我觉得这也是个机会,东权同志的任省委副书记的问題,我们报上去两次,都被中枢退了回來,原因你也知道,中枢领导认为东权同志视野不够开阔,说通俗一些,就是因为东权同志任职的地方相对比较少,对全省的情况了解不够,难以把握大局,所以说,此次调动,也是给东权同志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

    面对王仁成滔滔不绝的理由,李明仁还是沒有表态,因为他无法确定,这个调动对李东权而言到底是好是坏,对沂南市是好是坏,对稳定河西省的干部队伍是好是坏。

    李东权在沂南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任职九年,建起了一个新区,两个工业园区,争取了一个飞机场,城市面积几乎在原來的基础上扩大了三倍,gdp从原來的全省倒数一跃进入全省前三,从今年形势上分析将有望超越中平市,成为仅次于省城的工业强市。

    像这样的干部,应不应该提拔,应不应该进省委,是显而易见的,王仁成现在却让他去经济欠发达的云山任市委书记,跟降人家的级有什么区别,显然,这个方案是绝对不可行的。

    但是如果直接回绝王仁成,肯定会影响到省委班子的团结,所以李明仁最终并沒有反对王仁成的建议,只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道:“仁成同志,这样的调动,是不是有欠妥当,会不会伤了我们干部的心,啊,我看还是再考虑考虑再说吧。”

    就这样,李东权的任职问題,在命悬一线中得救了,却还是又悬了起來。

    事后,李明仁专门跟李东权通了一次电话,遮遮掩掩地将王仁成的建议透露给了李东权,同时希望李东权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当然,关于汾城的问題,李东权在电话里也给李明仁说了,只是沒有提及王明仁打电话的事情,跟李东权想象的完全一致,李明仁沒有发表意见,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