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8章 政府还在!(第2/2页)

    心中猛地跳了一下,学校?上课?似乎,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了。

    聂振邦加快脚步,沉声道:“陈乐,马上带路,去格木乡中心小学。”

    十几个身穿制服的人,在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带领下,迅速的穿过格木乡的街道。整个格木乡,也就仅仅只有这样一条寡街,街头到街尾不过六十米长。随着聂振邦等人的到来,不少群众都跟了过来,不少人都喊了起来:“公安来了,政斧来了。县里来了。我们有救了。”

    一走进格木乡中心小学,聂振邦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是什么中心小学,这也算是一个乡的中心小学么?

    一色老式的土房,低矮阴沉,泥巴艹场,斑驳围墙。房子倒是算比较长。此刻,在右侧最顶端有两间教室已经垮塌了。艹场上,几十个小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聚集在了一起,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哭泣,显得十分的沉寂。

    “聂县长,您来了。地震来得太突然了。我们乡政斧根本就猝手不及。此刻,全乡干部都分散下去了,王副乡长已经去最偏远的村子去了。这里,根据老师的消息,有十五个学生此刻被掩埋在下面了。我们正在组织人手全力施工,乡卫生院的医生也已经等候在了边上了。可是,因为没有机械工具,进度有些慢,”格木乡党委书记兼乡长姚良华立刻迎了上来。

    格木乡是国家级贫困乡、穷是出了名的,早些年,全家穿一条裤子的事情也发生过,一到冬天,几乎都窝在床铺上。学校能够有这个样子,就算是很不错了。

    听着姚良华的话,聂振邦的神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格木乡的干部能够做出这样的决策,聂振邦很是满意。穷并不可怕,在聂振邦看来,可怕的是干部不作为,干部的[]。格木乡党委班子,能够如此快速的做出反应。姚良华此刻一身泥巴,这足以说明。格木乡班子还是认真的。

    随即,聂振邦沉声道:“没有机械设备,如今调了调不进来了。通往格木乡的道路已经被山体垮塌封死了。我们是徒步进来了。如今,只有人上了。一切以救人为重。挖不动,用手也要挖开。陈局长,马上带领人员开展营救。”

    说完,聂振邦回头环视着格木乡的群众,大声道:“乡亲们,我是县政斧聂振邦。我们来迟了。”

    人群之中,也有不少的明白人,听到聂振邦的话语,立刻小声的说了起来:“妈呀,这就是咱们梨县的娃娃县长啊。这么年轻。我还以为别人说谎的呢?”

    县长,在这群朴实的乡民眼中,那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地震才爆发两个小时,县长就已经赶了过来,这个速度,这份重视,立刻让格木乡的乡民都激动起来。

    聂振邦再次提高声音道:“乡亲们。如今。大难之中见真情。县委县政斧高度重视。人民子弟兵也在过来的路上。市委领导,也即将赶来。现在,我们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自救!挽救我们的每一个同胞。挽救你们的每一个亲人。是党员干部的。要带起头来。”

    说完,聂振邦转身朝着学校垮塌的现场走了过来。从旁边要过了一把铁锹,挽起袖子,聂振邦就埋头挖掘起来。

    看到聂振邦如此作为,周围的群众都被震撼住了。堂堂的县长,竟然开始亲自动手挖掘起来了。在这些人的记忆之中,县长,那是站在边上,只动动嘴皮子,做一下指挥的人。

    “朱老哥,干了。老少爷们,都干了。政斧都这么帮着咱们做了,那土下买着的可是咱们自家的亲戚孩子啊。大家伙齐心协力。跟我上。”一个粗壮的汉子,看到这一幕,脖子一梗,红着脸大声的吼了起来。此刻,朴实的汉子还在为自己刚才的袖手旁观而感到羞愧。

    这次地震震级虽然不大,可是。格木乡的房子,毕竟是几十年的老土房。自然是经不起这么一下。同样,幸运的是,也是土房,除去一些瓦砾、泥土以外,清理起来,并不是很难。

    几百人同时上阵,很快,垮塌的两间教室就已经被清理了出来。掩埋在废墟之中的十几个小学生此刻一看到亲人。也忍不住了。都哇哇的大哭起来。

    这时候,姚良华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聂县长,这是中心小学的代课老师朱老师。这次,要不是他护住了孩子,在前震之后,立刻让孩子们搬着课桌椅堆积到房子的角落边上,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一听到姚良华的介绍,聂振邦的神色也是一边,这样的老师,在为难关头,不但没有逃跑,反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妥善的安排,为此,自己还被掉落下来的屋梁砸了一下,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聂振邦随即就迎了上去,握住了朱老师的手,沉声道:“朱老师,我代表县委县政斧,感谢你为孩子做出的一切。感谢你这种高尚的情艹。”

    朱老师显得有些腼腆。或许是从未接触过聂振邦这种级别的‘大官’很是憨厚的笑了一下,谦虚道:“聂县长,您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聂县长,您是大官,我求您了。格木乡的各个小学都已经是危房了。您就让教育局给我们拨点款,修一个学校吧。”

    聂振邦此刻,再次点了点头道:“修,修。我们一定修,我保证。一定给格木乡修一所最好的学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绝不是口号。等这次救灾之后,我会再来格木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