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中 2(第2/4页)

    虽然此法过去曾经在一路施行过,但是各路与各路,民情风俗、官吏贤良不肖皆各不同,在此路为良法,在彼路则未必不扰民;在彼路扰民,在此路则未必不为良法。法虽相同,然后果不同,故天下有人说青苗法好,有人说青苗法坏,此并非有人想欺瞒陛下,沮议新法,实是所见未广故也。”

    石越看着皇帝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古时有盲人摸象,摸大象之腿者,以为大象类柱子;摸大象之身者,以为大象类城墙;摸大象之鼻者,以为大象类蛇。今人之言新法,正是盲人摸象。因此以臣之见,则陛下既不可以因为某大臣言青苗法不便,便仓促废除青苗法;亦不可以因某大臣言青苗法善,便加罪反对青苗法之人。青苗法虽是王丞相所倡,亦当做如此想,否则的话,臣恐怕唐代党争殷鉴不远矣。”

    他这些话表面上各打五十大板,做持平之论,但是内里却实在是偏向旧党的。然而这些深意,旧党中能体会的也不会太多,因此这番话一出口,未免把新党旧党,多多少少都给得罪了。只是这些话却不易驳斥,王安石听得满不是滋味,直恨吕惠卿这时候偏偏不在,否则以吕惠卿的辩才,当可和这个石越辩上一辩。

    正在他准备亲自下场辩论之时,突然听人厉声说道:“陛下,臣以为不然!”王安石大喜之下,循声望去,却是唐坰。

    这个唐坰本是以父荫得官,上书言事受皇帝赏识,又主张强硬政策推行青苗法,很受王安石的欣赏,推荐给皇帝,赐同进士出身,为崇文殿校书,是新党中的青年才俊,少年得志,做事最是慷慨激烈的。只听他声色俱厉的说道:“若依石越所言,则朝廷威信尽失,青苗法名虽不废,其实则废矣。青苗法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行,朝廷正当诛一二异议者,岂可鼓励异议者反对新法?”

    石越却不愿意和他争论,只向皇帝恭身说道:“陛下,臣言尽于此,陛下英明,自有决断。”

    说完便退到一边,不再说话。赵顼沉着脸想了好久,终于一声不吭,起身离去,竟是把这些大臣都凉在那里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大宴会,竟就此弄得不欢而散。

    石越怀着满腹心事往家里赶,刚下了马车,就听石安来报:“公子,有一个姓李的客人来拜访,一定要等你回来,小的请他在客厅等候。”一边说一边递上一张名帖。

    侍剑早已接了过来,递给石越,却见赫然上面写着:“真定府李丁文字潜光”。石越心里一动,连忙往客厅赶去,见李丁文端坐在那里,慢慢品着茶。

    “李兄,让你久等了。”

    李丁文起身微微笑道:“尚书省赐宴,现在不应当就结束了,石公子难道是偷着跑回来了吗?”

    石越刚想冲口而说:“赴的什么鸟宴。”话到嘴边突然警觉,便只微笑摇头,一面招呼李丁文入座。

    李丁文看他的神态,知道多半有什么事情,却不方便开口。因正容说道:“石公子,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李某人这次是诚心投靠你而来的。”

    石越吃了一惊,“投靠我?”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

    “不错。”李丁文斩钉截铁的回答,眼神突然间变得精光四溢。

    “可我无权无势,一个同进士及第,白水潭山长,而观李兄之才,绝非凡品。李兄可是我想将你荐于皇上面前?”石越觉得这个李丁文行事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