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节 钢铁(第1/3页)

    年轻的皇帝很高兴的看到青苗法的争议渐渐平息,虽然新党和旧党争议依然存在,但是旧党和新党中有一些杰出者都注意到,有些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手段去执行,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可惜的是政治的智慧是不可能进步得这么快,就算有我这个推动者,也不可能。历史有其巨大惯性,这是个人的力量很难扭转的,特别是好些注意到这一点的人,都只是一些身处中低阶层的官员。因为身居高位者,对争论陷入太深了,很难跳出来客观的看待事情,便是如王安石、司马光这样有大智慧且人格无碍的政治家,也无法抛弃政治上深深的成见,盖因他们都是旋涡最深处的人。

    我再一次很坚定的拒绝了皇帝给我的“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位置说白了就是宰相,但是我现在不适合做宰相,我还不想和王安石正面交锋。我现在的政治策略,就是紧紧的依靠皇帝和下层士子,我用大隐隐于朝的方式来赢得舆论的赞誉,用不断献策且免于朝廷纷争的方式来赢得皇帝的欣赏,用学院和学识来赢得下层士子的支持。我的政治地位在这样的策略下,必将不断的巩固。

    皇帝很快批准了处于湖北境内的几座铁山给我,为了避嫌,我主动要求皇帝派工部的官员协助我。这一次我动用各种力量,雇佣了三千多名优秀的铁匠,随我一起前往湖北。湖北的铁矿至少在我之前的感觉中,是没什么名气的,我的想法还是在四川建立一个钢铁基地。但是目前为止,我的打算只能到此为止,一切等成功再说,毕竟湖北也算有一定的战略纵深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往湖北的铁矿,我把这个地方命名为黑金。然后我就把铁匠中名气比较大的几个人叫来,向他们交待我的构想。

    首先当然是要烧制耐火砖,然后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选炉址,再就是向他们解释着我理解中的铁炉,一个六人高的竖炉,用耐火砖砌成,椭圆型,十围粗左右,烟囱高耸入云。旁边炉子稍小,谓之平炉,中间用耐火砖砌成砖格以为蓄热室,烟囱处用生铁做了引风机,和竖炉平炉一样,皆用水车鼓风。平炉铸槽边又有水塔,做一工具控制水的快慢,以冷却铁水。在炉边又有旋梯,可以靠近观火。

    我又细细说了炼铁与炼钢的一些事情,有人听到生铁可以直接炼成钢,当时就有不信之色。只是慑于我的威名,又是奉了旨的,也不敢反对。就只好按着我说的去思忖,有些铁匠也小心翼翼的提出一些经验之谈,我本来没什么实际经验了,也就鼓励他们去试。因为是皇帝钦准的,我同时让铁匠建了五座高炉,慢慢总结经验。

    另外又叫一些人,去尝试把泥碳烧成焦碳。

    虽然人力不愁,但是耐火砖的烧制,水车的制造都需要时间,当时我甚至想到如果水车制不成功,就用畜力鼓风了,不过这玩意倒没我想的复杂,这些巧匠们很容易就做出来了。

    第一个月的五个高炉,最后竟然塌掉了四座,还有一座也不如人意,烧出来的那都不能叫生铁。几个铁匠顿时有了怀疑,不过李一侠和段子介倒是比我还能坚持信念,他们还没来得及见我,就被劝回去了。于是那些有点名望的铁匠就被聚到一起,开了个会,提出了许多细节上的修改意见。我因为有做玻璃的经验,倒是能够很坦然的面对这些失败。只要求他们尽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