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七节骆宾王(第2/3页)

    个心惊胆战,脸色难堪的不能再难看了。

    出去大半年被风沙快要吹成黑人的长孙冲呲着白牙向云烨祝贺,云烨同样拱手祝贺,既然大家现在又有了往来,面子功夫还是要做足的。往年从不缺席的长孙无忌,今日抱恙在身。

    李二一声令下,万民宫上盛大的酒宴开席了,无数美丽的宫女端着各色佳肴美酒,以及鲜果从大殿的两边鱼贯而出,顷刻间,大殿上就变成了酒香四溢的场所,李二一声“饮胜!”群臣山呼回贺,酒过三巡,大唐的乐官一声清喝,四周鸦雀无声,谁都知道《秦王破阵乐》就要开始了,虽然已经看过无数遍了,群臣依然兴致勃勃,充满了期待。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这几句歌词一出,云烨就知道李二终于把这首《秦王破阵乐》弄成了,他的闲暇时间几乎都消耗在这上面了,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和文舞相对的就是武舞,《秦王破阵乐》就是标准的武舞,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穿甲持戟在大殿的中央旋转自如,虽然没有战场上的杀气,却也雄浑阔大。

    云烨好不容易坚持到那几面巨大的牛皮鼓不再振聋发聩,一个年轻的身影却出现在大殿的中央,很年轻,却戴着官帽,稚嫩的声音却带着北地的口音,云烨笑了一下,卢照龄终于开始了自己光耀的少年时代。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安古意》了,怪不得李二会把卢照邻放在《秦王破阵乐》的后面推出来,这样暗含讽刺,有将盛世图卷描绘的栩栩如生的长诗确实难得,云烨很怀疑一个小小的少年是怎么做出这样的长诗来的。

    看到卢照邻志得意满的接受夸赞,云烨发现这小子的脾性依旧没有改变。或许是皇帝皇后赏赐的一双白玉如意刺激了某些人。

    乖乖地坐在边上看歌舞的道王李元庆身后站起来一个枯瘦的汉子,看样子应该是道王最信任的臣僚,如今,道王的王爵已经被废弃,所以他的官职也没有了。

    自顾自的走到大殿中央向李二夫妇下拜道:”《长安古意》虽好,罪臣也坐了一首《帝京篇》也想请陛下鉴赏一番。”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这个中年汉子,一袭长袍穿在身上,就像是把衣服套在竹竿上,面色黝黑,带着明显的沙漠风尘气息。

    道王已经获罪,这个时候跳出来实在不是一个好时候,道王李元庆已经着急的面红耳赤,唯恐惹恼了李二,让自己的下场更加的悲惨。

    李二低头看着这个人,问左右:“此为何人?”

    不等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