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二章 复国号还都(第2/3页)

    们原本以为如此重罪,他们要完蛋了,却是没有想到,只是降两等,谁能不喜?

    “嗯。挺有手腕的嘛。”李隆基很是赞赏的打量李旦。

    “陛下英明。”狄仁杰他们也是赞赏。

    “从今日起,恢复大唐国号。”李旦再道。

    “陛下万岁!万岁!”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李旦的话刚落音,就是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起,群臣振臂高呼,个个欢喜难言。

    李唐王朝雄视天下,气吞四海,灭国数十,威名赫赫,深入人心,恢复唐朝国号,这是顺天应人的大好事,谁能不喜呢?

    “至于都城嘛,还是还都长安吧。至于神都,就恢复东都之称。”李旦再度道。

    “陛下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唐朝的都城是长安,洛阳称东都。至于神都之称,是在武则天篡唐后改的名。

    在当时来说,长安比洛阳更适合定都,其原因张良劝刘邦迁都关中就说得很通透了。当时,刘邦想要定都洛阳,而娄敬却反对,一连几个问题把刘邦给问住了。刘邦拿捏不定,就找张良商议,张良一口气提出了很多问题,刘邦决定迁都关中。

    洛阳不宜成为都城,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洛阳位居位中原,号称天下之中,位置很重要,四通八达,正是因为此点,周公这才选中洛阳,在此建城,为的是让天下诸侯朝天子方便。

    方便是方便了,就是四战之地,一旦生战争,无险可守。

    而关中不同,四塞之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险要之地,完全可以保得都城的安全。这点,秦国的崛起就是最好的明证。秦国地处关中,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东进,经达百年大战,秦始皇最终统一了中国。

    其中的函谷关至关重要,六国就打不下函谷关。每当秦国不利,就退回关中,死守函谷关,让六国束手无策。若是有利之时,秦国就大举东进。总之一句话,进可攻,退可守。

    是以,定都关中比定都洛阳更好。

    定都关中也有一短,那就是到了唐朝。因为长安成为级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导致关中之地无法支撑这种巨大的需求,不得不从山东运粮。

    一旦关中生灾害,那么,长安就会不稳,就会出现饥荒,这在史书上多有记载。

    总的来说,还是长安为都城更好。

    武则天把都城定在洛阳,那是因为政治上需要。她想削弱唐朝的影响。

    如今,恢复了国号,再还都就成了必然之事。

    “小妹的后事,一定要厚葬。”李旦对太平公主这个小妹很疼爱,不想亏待她,决心给她办一个隆重的葬礼。

    对于此事,李显是特别赞成:“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李显也很疼爱太平公主,给她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他打从心里赞成。

    群臣深知李旦的心思,也没有反对。就是李隆基也是默认。

    “至于武三思、武承嗣、上官婉儿。还有武氏之人,就让他们入土为安吧。”李旦此人性格温和。不愧“谦恭孝友”的赞誉。

    武三思、武承嗣对付李旦这么多年,多次下死手,想要置他于死地,李旦就是把他们喂了野狗也没人敢说不对。李旦却让他们入土为安,这很厚道了。

    “陛下英明。”群臣不得不服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