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七章 两处心思(第3/5页)

    不住略微佝偻下来一些儿,只是在那里沉思着微微摇头。

    从耳房那里,杨士骧悄悄的踱步走了过来,在李鸿章耳边轻声道:“中堂,这各国的意思如何?”

    李鸿章一下转身,大步的就朝签押房走了回去,说话声音又低又沉:“那徐一凡福气是天授的,这次又给他闯过关了!”

    杨士骧一脸不敢相信的神色:“洋人不管么?英吉利,法兰西那些国家,都是不管?”

    李鸿章苦笑:“不管!大炮一轰,反而把洋人打客气了?他们都说,静观咱们的交涉结果,护侨也算是有道理的……”

    杨士骧跌足长叹:“这次算是让朝廷把咱们北洋墙角挖着了!”

    两人对望一眼,都是苦笑。

    这次徐一凡弄出着泼天大事出来,北洋上下,当真吓得不浅。毕竟北洋水师两条兵船实打实的炮轰了泗水城!丁汝昌请罪的电报,当夜就到了北洋衙门。李鸿章也摔了杯子。

    当时北洋高层,连夜密会。都认为这时最好的就是装糊涂,徐一凡铁定是要倒霉。而北洋怕不得也要推几个倒霉鬼出来,反正尽量把这件事情撇干净。先看看朝廷有什么意见出来,当初一点儿想要招揽徐一凡的心思,这个时候早就丢到了九霄云外去。

    结果事情变化得让人目不暇接,朝野清流开始同声一呼,全力的支持徐一凡的行动。在清季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是绝对的中央集权,但是清流呼声的力量,却也是很大。不然怎么就能和实权督抚还有旗人中央鼎足而三?

    光是清流,倒也问题不大。在北洋看来,反正再强也强不过洋人。只是最后惩治徐一凡的恶人,最后让谁来做罢了。北洋上下,当时的决定就是装傻,李鸿章装病。不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徐一凡也不归他们管。

    但是让李鸿章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这次朝廷不知道为什么,跟徐一凡一起发疯,居然将徐一凡从钦差委员坐升钦差大臣!从道台又升布政使藩台。这几个月升官升得简直是触目惊心!

    对泗水的事情李鸿章他们不想管,但是对朝廷心思,政治嗅觉却灵敏得很。杨士骧当时就拍掌认定,这是朝廷扶植徐一凡的开始!徐一凡虽然做出了胆大包天的事儿,但是这杀伐决断,曾经著书立说的学问,还有居然在短短时间内拉拢了北洋水师放出去兵船的能力。嘴重要的是他不是任何地方督抚的私人,算是天恩简拔的能员。位置又在畿辅之地,朝廷是想利用他来分北洋之权!

    牵涉到权利斗争,任何的温情脉脉都不再存在。徐一凡和北洋那点香火之情又早就烟消云散。北洋上下顿时就开始关心起这次交涉结果。对于他们来说,交涉结果如何,唯一重要的就是看洋人的态度如何。这些曰子,李鸿章就忙着接待驻节北洋天津的洋人朋友,探探他们的口风,到了现在的结果,却只是失望。

    徐一凡看来又要过关!等他负着名震天下的声望回到北洋,就再也不是寄人篱下,朝廷中枢也不闻不问的闲职道台。兵再一练,那还了得?北洋之地,早就是淮系盘根错节。让一个外人来分权,就算李鸿章有点宰相气量(李鸿章是协办大学士,清俗,军机和大学士,就被人目之为宰相)。底下这个早就形成的利益集团也绝对不可能答应!

    两人在签押房里面坐下,巡捕官要送茶进来,给李鸿章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