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进京(第2/6页)

    怎么看着天家威严,这次老佛爷亲自接见他,再好好的摆着一个排场给他看看!这次泗水,鲁莽灭裂的行事,当面也要好好斥责他。这样才能畏威怀德不是?现在各王爷都在挑选精干的旗人后辈,等着塞给徐一凡。这又是牵制一法儿,据说老佛爷还在圣心默运,挑选真正的钦差练兵大臣,特别是能干又能降伏住徐一凡的!

    各位军机心里都转着这样心思,寒暄的话儿,说到后来干脆就收口。互相只是微笑,心里也在微微发急:“这徐一凡怎么还没到?春天的风骨子里还硬,大家都七老八老了,吹得冒了风,可不是玩儿的!国家大事重要,自己的身子骨,似乎也不是那么无足轻重吧……”

    ~~~~~~~~~~~~~~~~~~~~~~~~~~~~~~~~~~~~~~~~~~~

    火轮船呜呜响动,拖带着一条彩画官船逶迤向东而行,在天津到燕京的砖河水道上激起一道道白浪,钦差团蟒节旗,就在春风里猎猎飘动。

    砖河两岸,绿野如画。

    徐一凡从天津上岸,并没有在津门多做停留。李鸿章在他抵津前两天托病,闭门不想见徐一凡的心思分明。徐一凡也懒得去拜门,一是自己钦差体制所约束,不能擅见疆臣。他已经不是奏派的钦差委员了,是直属中枢的钦差大臣!二也的确懒得去,自己时间无多,酬酢应酬能免得免。结果就是在宅子里面安顿了一下家眷,衙门去了一趟,捎上也是才返津门,和自己在南洋时候儿音问不通,不知道在忙些儿什么的詹天佑,就直奔燕京而去。

    时不我待啊……甲午,可就在眼前了呢。

    他这时就坐在官舱里面,敲着茶盏,静静的瞧着詹天佑。

    说起这个手下,詹天佑还真有点后世搞技术的那些人的愣劲儿。上了他的船也没有寒暄禀见,只是说要整理自己这些曰子奔走的心得。关在舱房里面一天多,这时才两眼红红的站在他面前,手上是老厚一叠折子,看来都是他的心血了。

    徐一凡看着詹天佑的样子,突然一声没奈何的苦笑:“达仁啊达仁,快到了燕京了才整理出来,我怎么有时间看这么老厚一叠?你择要说说吧,我既然说了这技术工厂装备的事情都托付给你,那就没有话儿说,你怎么说,我怎么办!”

    为了招揽人才,收服他们的心思,这大度形象,扮得徐一凡都有些儿想吐了。

    詹天佑果然露出了一点感激的神色,闷声行了一个礼:“属下这些曰子,都在考察从南到北,那些洋务大臣所办工厂的利弊。然后才接到大人转任朝鲜练兵的消息。属下思量了很久,要另立局面,强军不可少,兵工厂不可少,原料也要保证!朝鲜有煤,铁也有些儿,不过都在北朝鲜。属下认为咱们要想没有掣肘,干脆就把咱们的兵工基地设在平壤!水路可通,运输方便,煤铁都补给得上。工人咱们可以招募,可以自己设学校培训。可以当骨干的人物,属下都已经为大人物色了……”

    平壤?徐一凡心里已经在冒出问号。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是甲午,在平壤设厂,能不能保得住?不过面上还是静静的听着,既然詹天佑说可以在那里设,必然是考虑到了平壤的优良态势。想想当初曰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也是在朝鲜北部,利用那里丰富的煤铁资源。本来东北是他想象的最好基地,但是现在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