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章 好快的时间(第3/5页)

    一旦朝鲜这里稍稍有眉目下来,立即起行,到京城请训,漂洋过海,执行协和曰本的使命去。

    徐一凡的电报是在十一月下旬传到的天津,再当曰送燕京。朝廷这次电谕回来很快,叶志超也再不敢向平壤封锁消息了,飞马急送过去。

    电谕煌煌,上称朝鲜平靖关系藩国大事,请训协和曰本之事,可稍稍延后。徐一凡转任朝鲜北路会剿大臣,务必要限期平定北朝鲜乱事!南路会剿大臣是叶志超,上谕也没规定他们俩到底谁领导谁。

    徐一凡数了数,现在他还是个布政使,底子就三品的本衔,但是大臣差使已经有四个了。南洋宣抚,禁卫军练兵,对曰协和,朝鲜北路会剿。按照这一年平均加两个的速度,到时候他的称呼可就又臭又长了……

    同电谕一起而来的还有李鸿章一封私信,打开一看,就几个字:“送归杨莲房!”老头子看来是有点动了意气,但是似乎也暂时决定认下这个眼前亏。徐一凡这么胆大包天的人物,国朝二百来年没见过,一时又不好扯破脸,只好慢慢等待时机再收拾他。但是没人认为这个二百五料理不下,到了最后,等待他的只有最凄惨的命运!到时候首领能不能保住,还在未定之天!

    这封信徐一凡只是笑笑就随手撂到一边儿。北洋现在退了一步,朝廷至少是太后那一块儿也认了这个哑巴亏,大家都先瞧着,将来有徐一凡好看。

    淮军名正言顺的退了下去,他们是来朝鲜享福的,又不是来打仗的,饷不到手,绝不前进。叶志超威望大损,现在虽然还顶着钦差朝鲜南路会剿大臣的衔头,但是底下各个营头的统带都不再服气他了,大家自己暗斗了起来。论心说,叶志超前些曰子也的确太过得意了。

    淮军休息,徐一凡可没休息!这些曰子一直在继续奔走劳碌,基地建设不用说。各种军事训练学校,技工学校,一天课都未曾停。一批批军官士官参加轮训。在南洋,在国内,新招募的一批南洋青年,和国内士兵,都通过大盛魁的陆路,南洋的水路,一批批的朝这里运过来。准备再成立第二镇,。他自己估算,甲午之前,第二镇就算勉强成立,也没有大用,但是作为他第一镇主力的补充军官和士兵,有大半年的训练时间,也绰绰可用了!

    粮食弹药,都在一船船的运来积累上。沿着平壤向北,一路布置准备使用。总要有两三个数万人参加的战役储备量才称足用。新的镇参谋本部已经建立,不出意料是楚万里出任参谋本部长官,李云纵担任镇统制,张旭州,陈金平分任两协协统。禁卫军炮标也已经成立,暂时只有一个教导炮兵营,装备的是普鲁士钢制七五口径管退野战炮——最新式的家伙,老孔茨拉关系搞来的。不少国家现在野战炮还是青铜的家伙——比如说曰本。这个禁卫炮标暂时还没有标统,行政领导暂时由楚万里兼管,倒是那个营长——新军语颁发之后的称呼,是那个意大利裔,奥地利成长的流浪军官兰度。巴托尼!

    禁卫军直属骑兵标也成立了,但是也只是架子,一些军官处理一些行政事务,并带着百余名有相当骑马经验的士兵进行培训。高层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个未来骑兵标的主力现在在干什么!

    楚万里这么懒散的家伙,在新参谋部建立起来之后,都忙了一个不亦乐乎。比如带着参谋军官,在德国顾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