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过年(上)(第2/6页)

    。暂时居住的工棚粉刷一新,门神彩画都贴了出来,自己做饽饽,做年糕,换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见面就大声问好请安,几个知己没事凑在一块儿喝个小酒……异国他乡上面过年的气氛,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

    除了这些小工们,还有很多同样招募人员的事情在进行。在那些实验姓工厂做工的有点技术的工人,还在从基础学科学起的学徒技工,从沿海各大城市招募来的熟练工甚至技师……只要每一个被以詹天佑为首的建设委员会管理层认为合格的人物,都一个个优秀的条件开了过去,要他们暂时不要回家过年,等候统一安排,徐大人和禁卫军这个团体,会为他们的前途负责到底……

    徐一凡有他的考虑,现在放这些本来就准备留下,作为未来建设的核心骨干回去过年,过年再回来,又要安排统一疏散————朝鲜马上就是有大仗打的!这些精心培育,花了无数心血银子钱造就出来的一点儿人才,打没了几个,他可心疼!这一来一去,浪费的资源就大了,还不如等着他老丈人过来,统一安排这些人物的疏散。中间容出来的时间,说不定还能再上点儿课呢。

    这事儿比他想象中进行得顺利,走的人是少数,留下的是多数。过年什么时候儿都能回去过,留在这里,就能和徐一凡签个长约,今后十几二十年饭碗都有保障,还有什么过节加班费!有些志气高的,还为能不浪费时间,多学一些这些新技术新学问而兴高采烈不已呢!

    军队也差不离,徐一凡耽误不起将军队散回去过年,正在辛苦磨练的战斗技术战斗意志退化,再集中起来动员训练的时间。他的队伍本来就新得不能再新,还搁得住这个?先是胡萝卜送上,无论军官士兵,加发一月恩饷,历次战斗表现出色的还有奖励,全由马上成立,就是针对这次过年的军邮系统,免费替他们捎回国内,钦差大人徐爵爷还很是在不少统一格式的感谢慰问信上面签上自己大名,用上钦差大人的官防——不知道有多少小户人家会拿着这玩意儿镇宅辟邪,乡下不入流的典史巡检都是那些纯朴百姓眼中的天上人了,钦差大人的亲笔签名加官防,那是什么个荣耀?估计翻年就有不少庄户人家央代笔先生打封信过来,要军中子弟好好儿干,报效巴结钦差徐大人,好回家光宗耀祖……

    胡萝卜后面就是大棒,除了除夕初一休息两天,有酒有肉,其他时间,无论官兵,仍然照常训练!禁卫军从来就是纪律第一,没有二话。加上徐大人什么都替他们考虑到了,那还有什么说的?留在朝鲜过年呗!

    军营也要有个过年的气氛,更有一个团体关怀的表现。让士兵们随时都有着属于这个团体的归属感————比如说什么领导看望,军官替士兵服务一曰,发慰劳品,都是题中应有之意。跟徐一凡那个时空国营企业才建立起来一样,各种福利措施一上来,工人就觉得,咱们是有单位管着的人了!那真是舍得豁出命去干啊。

    军营也是士兵们亲自动手,粉刷彩画,打点整齐,业余的梆子班评剧班,相声说书快板儿,少林会的大枪石锁表演……就等着除夕热闹一下呢。火头兵穿得雪白干净,天天在厨房门口中气十足的冲着出艹的士兵们吆喝:“今儿又是红烧肉啊!一个个悠着点儿,不要吃得没脖儿了……徐大人的恩典,真跟爹妈似的,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