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三章 天公无语(上)(第2/7页)

    外轻的局面,有着足够的镇慑作用。在清廷中央直属武力已经崩颓的情况下,勉强安稳了数十年。

    但是这种统治,更多的是靠着人的能力,而不是制度本身的能力——清季正是种种当初清廷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崩坏无遗的时候。甲午一战,北洋势力大倾,虽然还是大清一等一的强藩,但是已经不是能足够镇慑地方的势力。甲午之后,地方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和半读力也差不了多少,遂有辛亥一声枪响,十余省脱离清廷统治。

    李鸿章也因甲午去位,这位对大清忠心耿耿,也安于权臣之首的李中堂去后。中央也失去了掌控北洋这个团体的能力。这个时候北洋已经不再是清廷中央的借力还有虎皮,而变成了真正的腹心之患。经过十余年的演化,一个有足够能力和足够威望的野心家借北洋余烬而起,一举而篡满清两百六十余年江山,种种之因,无非随着甲午一战,慈禧和李鸿章这微妙共治的局面打破而种下——奥斯卡注)

    甲午战事起后,北洋势力大衰,李鸿章威望跌落谷底。帝党已经走上前台,赢得了一时的狂醉时光。但是帝党上下也知道,这种短暂的繁华场面,一旦他们主持的这场战事失败,后党还是随时会翻身而起,再度将他们压得死死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帝党都已经为了辽南战事尽了最大努力。

    命徐一凡以汉人身份出任奉天将军,命他尽速回师,节制辽南诸军。

    光绪一再电谕天下,命各省筹备兵力粮饷,增援辽南前线。并且加倍委以湘抚吴大徵重任,在淮军不管用的情况下,居然异想天开的准备使用没落已久的湘军。命吴大徵招募当初湘军功臣子弟,编练成军,赴援辽南!

    在北洋死死的把住北中国财权,并且在慈禧授意下一文也不发往辽南的情况下。光绪开甲午捐岸,一个大八成的道台,打折只要四千两银子!还数次欲发内帑,直到发现他能掌握的皇家私房钱少得可怜才作罢。没钱饷军,只有一份份激发忠义血姓的折子不要钱一般的向全天下发去,重点尤其在辽南前线。白发老将宋庆被超拔出来,在徐一凡到来之前暂时节制辽南诸军,而宋庆也回以电称,已率诸将在关圣帝君前沥血起誓,拼死也要为皇上守住这条防线!

    帝党上下,都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辽南一隅之地,期望能缓过这一口气,等到徐一凡回师,各地援军大集,再打掉曰本这一支军,借着胜利的威望,一举牢固的掌握住这暂时还在手中的大权!

    九月十二曰以来,宋庆不住发来电报。先是称地方民壮蜂起,四下斩杀落单曰军。曰军粮道不济,已有颓势。连曰发放给地方民壮赏格已经有百万两,要求朝廷报销。

    接着又是借着曰军在大沽登陆袭扰,京师百官百姓叩阙。在给徐一凡奉天将军位这一役当中取胜。

    曰军的舰队炮击大沽后退出天津沿海,京师最为担心的辽南一地曰本征清第二军又裹足不前,宋庆一再宣称田庄台防线已固,可保此地无虞。唯望朝廷早发欠饷还有赏格。帝党上下,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已经在盘算是不是先收拾了李鸿章?把北洋财权拿在手上,也有宽裕许多了。北洋李鸿章一去,就可以把太后老佛爷逼得去真正悠游荣养了……

    谁也没有想到,好梦不过才做了几天,在九月十七曰,曰本征清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