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七)(第2/9页)

    军事养成学校…………这都是要花好多钱哪!他私心以为,凭着眼前几镇禁卫军,篡清大业是足够了,朝廷中枢那些家伙,想拉扯出一支可以抗衡他的新军,他徐一凡早就进燕京城了!那时候儿,估计他们还没扯完皮呢…………完善整个军事体制,那是自己能掌握全国大部分资源以后的事情了。可是看着孔茨好不退让的表情,楚万里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也不打个圆场,李云纵倒是在,可是他对加强军队力量的任何事情都表示出毫无保留的支持…………徐一凡也只有咬牙闭眼,到了两江,让你们放手干!

    除了这个,还有关于禁卫军重火力薄弱的问题,禁卫军步兵火力足够充足了。可是不管野战轻炮兵,野战重炮兵,攻城重炮兵————除了他有一个教导野战炮兵营,其它全是零。朝鲜战事撑过去之后,在辽南作战,干脆借用了其它清军营头的炮兵力量,有的后来更是毫不客气的吞并到自己手底下。可还是远远不够!

    没有炮兵,拿什么打会战?徐一凡当时心虚的看着孔茨,今后短期之内,可以预见的敌人就是清廷中枢,老子用不着打大规模的会战…………可是瞧着老头子一脸便秘的表情,李云纵眼睛闪光,徐一凡咬牙点头,答应你们了!到了两江军事教育体制当中,再加上炮兵建设人才,再给你们买一批火炮!不过老子没什么钱了,你孔茨继续服务,薪水得减一点儿!

    这种种桩桩加在一块儿,就导致江宁城外汤山一带,就成了现在这番景象。

    大队大队的土建人员,在这里测量地形,准备开工建设各色各样的军事学校。两江第一、第二两所师范学校也准备设在这里。唐绍仪可精明得很呢,眼下瞧着军事开支是大头,虽然不知道徐一凡从哪里蛰摸这笔钱出来,不过先把两江师范挂在这里再说,开支也可以从军事费用里面走,唐绍仪还理直气壮的找理由——军事教育都是现代化的教育人才,各国聘请,还有延聘留学归国人才。这师资可以通用嘛!这就节省好大一笔开支,再说了,师范生是为普及教育准备的,要招聘的学生,也是那些贫寒士子,反正也得供他们吃穿,军队供给体系里头,再加一笔就成了,省得麻烦,还能让这些士子夹杂在军事学校里头,感受禁卫军的军威,学习点纪律,加强他们对这个团体的归属感…………总之,他尽管负责民政,自己有收入,可还得从徐一凡小金库里头占点便宜!

    至于为什么说是徐一凡的小金库,因为禁卫军以前的开支全是徐一凡在筹措,可预见的一年当中,也全要他上天入地的找这笔钱。两江地方,今年收入是别指望了,年关里头,不管上忙还是下忙,全部征收过了,海关盐税,徐一凡还没来得及伸手,藩库也基本给荣禄这死鬼糟蹋干净,南洋资金,已经转而投向自己在两江开拓的事业——谁让徐一凡是当头儿的呢,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就都赖上他了!

    不得不说,大家对徐一凡想办法找钱的本事有出乎意料的信任。

    汤山周围,满坑满谷的都是人,一队队车马,从南边过来,运来了大批大批的建筑材料。因为是年关头,民夫不多,大家都要过年。更多的还是禁卫军第一、第二镇的官兵。他们多是北人,放假回家过年那是指望不上,留在这儿正好顶壮劳力使用。这些营养良好的官兵,喊着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