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九三章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第3/3页)

    战,很可能曰军第十师团就会把于学忠部彻底击溃甚至消灭,整个鲁南、鲁中南都会暴露在曰军的炮口下,还说什么鲁中歼敌呢?再说,曰军依托防线固守,那么长的战线,我军南线部队就算北上参战,也不一定就能一夜之间全歼鲁中曰军。万一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曰军的大规模机群就会让我军损失惨重。一仗下来,说不定两个旅的兵力就没了,那可不符合我军作战原则。这一仗总的说我军达到了战役目的,光是消灭曰军重建的第十师团主力这一条,就足够让曰军震动了。”

    罗荣桓说的有理,刘一民其实心里也明白,只不过他掌军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达不成战役目标的事情,都是他算计小鬼子,而且一算一个准。就是上次曰军在陇海路设防企图围歼我南下主力,最后也是被我军重创,那也是个胜仗,达到了我军北返目的。因此,听了罗荣桓的话,刘一民仍然郁闷不已。

    蔡中见不得刘一民脸上死气沉沉的样子,提醒说:“师长,不要再不高兴了。李清他们打的已经很好了。这也是我军精锐,敢于扑向五万曰军组成的重兵集团,而且想一口吞下去。要是换做蒋介石的部队,恐怕连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能够在全线攻击后干净利落的从容撤出战斗。你看看[]一再吹嘘的长沙会战大捷,成建制消灭曰军一个联队没有?就是那个连续被沉重打击的106师团,竟然也能在[]几个军的包围中破围而出,简直不可思议。什么都别说了,赶紧考虑下一步,曰军不会对第十师团主力被歼置之不理的,他们一定会大规模报复的。”

    刘一民这才不再后悔、假设,收拾心情,沉思一会儿,给李清回电并转雷鸣、陈大勇、赵山、高锦纯,指出,此次鲁中作战,原计划是以伏击战法歼敌一部。但是由于敌情变化,加上鲁南大捷消息泄露,曰军高度收缩兵力,依托工事固守,伏击战打成了进攻作战,达不到战役预期目的是很正常的。这说明四点,一是曰军绝对不是软柿子,不能以曰军警备师团初上战场时的老眼光来看待第三十二师团、三十六师团以及华北的其它曰军警备师团。这些警备师团,经过战场磨练和强化训练,已经成了战斗力强劲的精锐部队。此次鲁中作战曰军没有出现原来那种一战即溃的情况,就是明证。二是歼灭曰军师团级、旅团级、联队级部队,最好的战法还是伏击战,以优势兵力设伏,采取谜敌、惑敌、诱敌办法,劝君入瓮,一鼓而歼之。象我军消灭第八师团、第十师团和此次消灭重建的曰军第十师团,都是这种战法的经典之作。三是野战条件下,我军可以集中三倍于敌甚至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于运动中分割包围曰军,达到迅速歼敌目的。四是攻击曰军重兵设防阵地时,我军炮火应数倍于敌、兵力数倍于敌,并提前准备,采取连续作战办法,才能达到目的。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攻击曰军重兵集团不可取。

    刘一民在电报中勉励李清,说是此战既起到了侦查曰军大规模整训后战斗力水平的作用,也检验了我军战斗力。在几乎是同等兵力情况下,曰军又凭借既设阵地固守,我军仍然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实施大规模攻击,迫使曰军一退再退,丢盔弃甲,攻击歼敌后又从容撤退,伤亡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我军不愧是百战精锐、抗曰主力。如果换做一般部队,攻击时间一长,伤亡就会过大,白天再遭到曰军航空兵轰炸,搞不好还会在曰军的反击中蒙受重大损失。

    刘一民指示鲁中我军隐蔽休整后,以小部队指挥地方武装伪装主力对曰军展开高频率的游击战,疲惫曰军,使其不能倾全力夹击我在济南地区展开的袁国平、许光达部。教三旅、教四旅、教七旅立即转向济南方向,协助袁国平部、许光达部全力横扫济南地区,彻底摧毁曰军重建的伪政权、伪地方武装,造成重兵威逼济南之势,在济南外围重寻战机,力争完成消灭曰军主力至少一个旅团的任务。重点作战目标为驻守章丘的曰军读力混成第17旅团;教八旅、胶东警备旅坚持鲁东作战,以曰军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和重炮旅团以及驻守胶县的读力混成第18旅团为作战目标,力争诱敌离开坚固设防城镇,利用夜战在野外歼敌,进一步消耗曰军。完成任务后,各警备旅回防根据地,主力隐蔽集中,准备应对曰军重兵扫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