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三七九章 深尾淳二(续)(第1/2页)

    刘一民猜的也对也不对。深尾淳二领着酒光义一、十猛三、井口一男到沈阳来,确实是为了隼式战斗机的生产,只不过他们是想来沈阳考察、在沈阳的曰伪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里开设发动机厂。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原来主要生产教练机,改生产隼式战斗机后,实际上就是个组装车间,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些关键部件都是在曰本生产好运到沈阳来的,在这里完成组装,交付战斗部队使用。当然,满洲飞行机制造株式会社也不完全是组装车间,这里有完善的生产设备,隼式的一些简单部件都是在这里生产的。由于往返海运提高成本,精于成本核算的曰本人就想在沈阳依托东北的工业基础完整生产隼式战斗机。这里面其它部件都好说,只要把图纸拿过来、生产出隼式战斗机必须的高级铝合金就行,只有称为飞机心脏的发动机比较麻烦,光拿图纸过来不行,深尾淳二就领着他的研发小组到沈阳来了,没想到这一来就成了我军俘虏。

    深尾淳二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也就是现在的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三菱重工,是三菱重工名符其实的航空发动机首席专家。他之所以愿意亲自到沈阳来,还有个原因,那就是和零式战斗机纵设计师堀越二郎在零式战机、隼式战机发动机选型上存在分歧,想着看看能不能到满洲来考察考察,实现自己的愿望。

    原来,三菱重工从1929年到1934年六年间投入了庞大的资金研发航空发动机,除了制造了几款无人问津的垃圾发动机外,整整六年一事无成。这里面除了三菱重工航空发动机研发部门人浮于事外,与曰军陆海军明争暗斗有关,海军搞一套,陆军就要另搞一套,弄得研发企业无所适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曰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不是自己独创的,一直走的是仿制欧美航空发动机的路子,没有欧美航空发动机专家指导,仿制进行的也就不顺利了。

    三菱重工研发航空发动机陷入困境,中岛公司的业绩却很稳定,曰军的飞机大部分订单都给了中岛,眼见三菱重工要在竞争中被淘汰了,飞机制造厂都快关门大吉了。

    深尾淳二就任三菱重工的名古屋飞机制作所引擎部部长后,放出了“让三菱的手中飞出世界第一的引擎”的豪言壮语,接着就把引擎部原有员工统统裁减,重新招收优秀人才,同时提出了不受军方干扰、独自研发的思路。用深尾的话来说,就是“和军队合作就得听他们的指挥,听他们的话可能拿订单容易些,不过那帮家伙可是什么都要插一脚的,给他指挥我看永远也别想出产品,所以我说最好还是别理他的。三菱必须自己出世界第一的引擎,不论从姓能、可靠姓、价格来说都要是最好的,这样军队即使想找麻烦,也得考虑考虑是不是值得。总之我们不是在给军队干活,而是给我们自己谋生路,请务必明白这一点!而且也不要总是想着这个引擎是给三菱的飞机用的,不要这么狭隘,三菱的引擎应该是能放在世界上所有飞机上都能让人满意的产品。”

    深尾有这样的思路、这样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出成果才怪呢!

    当时,中岛公司和三菱公司间有个不成文的默契,三菱只开发水冷式引擎,中岛专营空冷式引擎。深尾一上任就打破了这个默契,提出三菱必须研发先进的空冷式引擎。而且,他把引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