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80章 政工干部(第2/3页)

    仅是武汉的安危。

    武汉失守不要紧,但若是两湖之地都被鬼子占据,那老蒋可就没有太多的翻盘机会了。

    “这个蒋百里,怎么就跑到先锋军那里去了呢?”老蒋感叹道。

    “这份计划真是个大手笔啊!”孟享拿着蒋百里和范种师徒二人制定的计划,看了半天后也感叹道。这就是蒋百里曾经提议的北进的方案。

    “只可惜一点,时间不够!”差了一点点时间,若是先锋军的发展提前了一个月,这份计划说不定能冒险试一下。但此时的情况已经逆转了。苏俄与鬼子暂时妥协了,老蒋也提前撤出了郑州。先锋军此时防守有余,进攻出击,还欠缺很多条件。

    “我们的后勤需要再调整发展,而且我们还欠缺大量的政工干部!特区内的低保政策的施行最起码也要度过第一个季度才能彻底稳定下来。”孟享对范种说道。

    先锋军此时还不具备那种千里推进的后勤保障。大量的补给只能依靠分基地的步步推进,一点点的蚕食。

    再有就是政工人员,这些管理工作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干的。特区内之所以低保能顺利的推行下去,与六千多名克隆兵的参与是分不开的,他们做到了大公无私,不徇私枉法。不仅树立了样板,而且还监督了他人。加上青年学生的热情鼓动,一冷一热形成了绝配。

    但这种模式却因为克隆人数量有限而受到了制约,单单靠着青年学生的热血是不够的,有时候好心反而办错事。

    其实一个地方只要安定了,地方的经济自然有人去发展,但各个地方需要有监督者,孟享想到的一个是公民代表大会,一个就是可以掌控在手中的那些政工干部了。

    稷下学宫的政法系偏重的是法律和政治理论,而受邀而来的乡村建设派人单力薄,小范围施行还可以,大范围施行,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影响就太多了。

    当孟享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果断的办起了自己的政工学校。凭借的基础就是先锋军。

    在这些克隆兵的影响下,先锋军内很多士兵也从这些老班长身上学到了模范军人的风范,军队中的纪律已经慢慢渗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他们既是优秀的老兵,也是纪律的忠实执行者。克隆兵人数或许少,但他们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陈报国”陈二狗在试卷上用钢笔端端正正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名字的凝重,看了看四周正在埋头学习的战友们。

    “我已经认识了一千个字了!”陈二狗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吃惊。他以前可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此时却已经会写一千字了,可以直接凭着军功从军士长提拔到少尉了,甚至中尉都有可能。他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教会了他认字的老班长,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此时的虎一百已经是一个营长了。克隆人的军功都是容不得一点马虎人情的,数次的战斗让他军功不断的积累,这是他应得的。

    克隆人都会认字,而且简体繁体都认得。他们可以直接帮助手下来学认字数数。

    先锋军兴办的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义务教育,社会上和军队中的脱盲班也是不断在开展的。

    尤其是军队上,孟享的要求是军官至少要认识一千个字,除非是有特殊贡献的军功。

    这个虽然没有彻底封住文盲士兵的升迁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