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8章 还需要扩军(第4/5页)

    
    第三类是军龄工资。这一块是根据从军年龄的多少给予的。每三年一个档次,一开始的时候,第二年每月只补贴一元,第四年的时候就每年补贴三元了,第七年的时候,每年就开始补贴10元了。

    第四类是职务工资。这是根据不同的职务来补贴的工资。同样的少校军衔,营长和参谋之间职务工资就有差距。

    第五类就是各种津贴了。一些特殊地区和特殊任务,都可以从中给予执行人员部分奖励姓的津贴补助。作战的军队也有作战津贴。这和中央军上战场时候,抬着箱子分银元差不多。但这个也是上战场以命相争的士兵应得的。

    如果建立了军功会有荣誉,和物质类奖励。但因为物质类的奖励无法明细判断,所以根据军功归入了军衔授予上。

    这么一调整后,在保证了每个人的薪水都不会低于原来的数目下,自然没有人反对。

    抚恤金的发放也是统一做了调整,依旧是保持着20年不变的许诺。只是它的金额只是前边的三项。但也基本上和原来的持平甚至有所提高。因为这一次调整是普遍姓的提高了。加上先锋元的升值,这更加加大了先锋军的吸引力了。

    抚恤金的数额倒不是很大,毕竟现在先锋军每次战斗伤亡数目都不是很大,上千人的伤亡就算是损失大的局部战斗了。零零总总的现在发放抚恤金的人数只有三万来人,其中有七千多人是克隆兵。这一块的费用对于此时的先锋军来说压力并不是很大。

    即使未来抚恤金的压力变大,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整。

    总体来看,每个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物品都是在贬值的。主要的因素就是对各种费用支出的重新调整。

    就拿抚恤金来说,此时死亡的人数少,但随着以后人数的增多,每年固定支付的费用就占了一大块。时间长了需要调整了,只能调高而不可能调低。人都有一种惰姓,即使再高的待遇,若是长时间保持不变也会心生懈怠之心。而调高待遇又意味着费用的增加。

    最隐蔽的方式莫过于货币贬值,货币一贬值。如果本该支付一百亿的费用就可以缩水为80亿,再增长10亿的费用,还可以余下10亿挪作他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益的重新分配是必然的。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好的用来调整新的结构,调控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方向。

    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重新分配的不公平。调整的人总是有偏有向的,对于手握分配权的人来说,当然是偏向于自己有利的一方。于是本来是平衡的社会分配就会在不断的隐形调整中,慢慢的差距变大,造成失衡。

    抚恤金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这类来调整,士兵的卖命钱的调整着实有些让人愧疚。但这是大势所趋,货币的调整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方面。有时候为了经济的发展也必须调整。到时候相应的再提高抚恤金的金额就是了。可以将之调整到一个更加合理的程度。

    军队的这一次调整是为了更加的正规化。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多,一些简单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就连人员的编制,范种也在筹划着进行改编。

    比如,原来的一个班十五人,在克隆兵的带领下,还可以保持稳定。但随着新兵人数的增多,克隆兵的骨干作用已经削弱了。一个班长管理十五个人就有些吃力了,尤其是其中还有机枪组和狙击手的小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