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9.中医(第2/7页)

    是野门小流,成不了气候的主要原因。

    我点头,说你是因为陈老板是中医,觉得系出同宗,这才有好感的吧。师傅苦笑着说,现在很多自称中医的人,一边在宣扬自己怎么怎么牛逼,一边又对始前的巫医嗤之以鼻,在很多西方价值观来看,中医和西医相较,中医比较像是伪科学。而在很多中医医生的眼里,他们甚至会觉得巫医才是真正的装神弄鬼。

    师傅顿了顿问我,你知道张仲景吧?我说知道,东汉的医圣嘛。师傅点点头,又问我,那你知道他写的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什么吗?我说好像叫《伤寒论》。师傅说,叫《伤寒杂病论》,我那书柜里的书你怎么会没看?我有点委屈的说,这不是还没看到那去嘛,而且这是医书,又是古文的,我怎么看得懂啊。师傅摇摇头,说,《伤寒杂病论》的开篇第一章就写着:“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这句话,是在骂道家呢,早在张仲景前几百年,老子李耳将道教发扬光大,自此道家医术曾经结合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将一个“天地万物皆有道”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以相生相克的原理,去糟粕,留精华,将众多精华集聚起来,认为这样能够延年益寿,百病不侵。师傅歇了歇又说,这就是道家的炼丹术,你当为什么那么多道士成天想着成仙呢。我笑了,对师傅说,我还想成仙呢。师傅接着说,张仲景那句话,就是在讥讽道医,说他们正事不干,成天研究些无谓的方术。而到唐朝的时候,另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却用自己的学识,结合了前人的经验,无声地驳斥了张仲景。我问师傅那是谁,师傅告诉我,就是孙思邈啊,他不但是个医术高超的人,还是个资历很深的高道。他算得上是道医这么几千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了。所以道医和中医一样,都是从巫医中演变而来的。

    我点头说,那巫医才是真的牛逼是吧。师傅说,别急,张仲景的那段序言里,骂完了道医,就开始讥讽巫医了。师傅说,他接下来还写了一句:“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百年之寿命。”我一下就听晕了,我问师傅那是什么意思,师傅说,那是张仲景认为那时候的人愚昧,遇到点怪病,久治不愈,就开始求助于巫祝了。巫祝就是指的巫医符咒术,而张仲景认为,求助于巫祝,那是一种“屈节”,就像是老子给儿子下跪一样。我笑着说,看来这人还真是挺忘本的。师傅说,也不是忘本,而是狂妄。医术精湛是一回事,但是不能排斥他人而标榜自己,那就是狂妄了。师傅接着说,而那个陈老板,他本身是中医,医术也是比较偏张仲景一脉的中医正统,他精通经络和针灸,虽然全然不懂得巫医祝由,但是却跟张仲景不一样,他对巫医怀有很大的敬意。而他本身作为一个医生,常常遇到疑难杂症,却也难免有失手医死人的时候。师傅说,按理来说,中医的疗程较慢,也不会常常有人到他的中医铺里去“住院”,往往都是先说病情,然后号脉,接着给出诊断,然后才是抓药煎药,几乎不留人在店里治疗,而他那次找到我帮忙,就是他难得一次收治了一个街头的流浪汉,但是却无力回天,我当时就是和陈老板一起,看着那个流浪汉死去的。

    我一下来了精神,开始缠着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