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一零章 浑水 四(第2/2页)

    》、《大陆漫步》等。他们把搜集到的政治、经济情报撰写成所谓的调查报告,每年印五份抄本,分别提交日军参谋本部、外务省、农商务省,东亚同文会、同文书院也各保存一份。

    后来以这些调查报告为基础,同文书院出版了《支那经济全书》和《支那省别全志》,类似于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普查。毋庸置疑,这些调查报告为日本制定侵华政策提供了难得的参考情报。

    该间谍机构在华活动45年,培训了5000多名情报人员,仅毕业大旅行侦察线路,就多达700余条,足迹遍及中国各地,积累了如山资料,多保存于爱知大学。

    1918年,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增开中华班,招收中国籍学生,共办11届,毕业生约百人。这批人中包括后来的国民党“中统”头目——李士群。

    1919年,东亚同文会为培植亲日势力,决定以退还庚子赔款为名,在天津、汉口设立同文书院附属学校,由众议员柏原文太郎筹办。1921年12月,天津同文书院在海光寺日本兵营附近成立,主要招收中国学生,1925年改为“中日学院”,该校校址即为今天的津师范大学北院。

    范杰看着一个个从中日书院进出的中国学生,心里发出一阵阵的寒意,这就如同后世的孔子学院一般,为同化他国学生而存在。

    范杰在门口站了一会,便走向门岗。

    “您好,在下村上春树,有事拜见藤江真文总务长,请予以通传!”范杰拿出井上次郎交给自己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很快,就有人出来将范杰迎了进去,范杰整了整衣服,脑子极快的转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破绽之后,才跟在来人身后慢慢的走了进去!

    “村上君的大名,在下也经常听人提起,其实不只是我们日本人,就是一些中国人也对村上君的文学修为赞不绝口,我们中日教育会会长周作人先生就对村上君的文采大为佩服!”

    “中日教育会?”范杰有些愕然!

    “哦,村上君久居欧美,对中国的事情不大清楚,中日教育会是为了进一步沟通中日文化而创立的,其成员由北大5人、东亚同文会1人、天津同文书院2人构成。请进!”这位名为吉冈正秀的干事一伸手,原来两人不觉间已经来到了总务长办公室的外面!

    范杰率先走了进去,吉冈正秀跟在身后。一进门,坐在一张大书桌后面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就吸引了范杰的注意。

    藤江真文见范杰走了进来,立马起身,笑着说道:“您想必就是村上先生了吧,快请坐!”

    范杰不敢失礼,躬身说道:“藤江君,您好!”

    “井上君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说村上君想借阅一些我们图书馆的资料,为下一本作品搜集素材,书院上下也是感到十分的荣幸啊!”藤江真文假惺惺客气的说道。

    “哪里哪里,是在下的荣幸才对!”范杰客气的说道。

    “村上君太客气了,村上君的作品,在下也是经常拜读,实在是精彩啊,周作人先生就曾经说过,只要您继续坚持下去,将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在话下!”藤江真文及其真诚的说道。

    “哪里哪里,说道诺贝尔文学奖,我倒是曾经听说过那位周作人先生的兄长,鲁迅先生就曾经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先生在下也是极为佩服的,他都没有或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下又何干奢求啊!”范杰心里倒是有些明白自己接触的这些日本人对自己的态度为什么都这么好,原来是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增添日本的国际地位,哼!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盘。不过相对来说自己倒是可以多利用利用!

    “唉,鲁迅先生的性子太倔,当年若不是与梁启超先生意气之争,恐怕现在不只是他,就连北京的胡适先生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了!”藤江真文有些感慨道。

    “不过说起来,村上先生的作品风格倒是更符合欧美文学界的艺术口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也相对容易一些!”藤江真文继续说道。

    “在下那里敢奢求啊,只要能一步步安心创作,就足以满足我一生的追求了!”范杰脸朝上四十五度,一脸的光辉!

    “咳咳!”藤江真文打断范杰的做作,问道:“村上君的住处解决了吗,要不就住在我们学院可好,这里的学术气氛也更浓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