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四零章 刺杀 3(第2/2页)

    疑心也很重,每一次关东军进犯开鲁,附近的蒙古诸旗都派大量的探子进行探查,以防关东军突然对蒙古人发起进攻。

    这也是关东军极力拉拢李守信的原因之一,虽然李守信祖籍山东,但他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了,尤其早年在草原上当土匪那段日子,名声更是传遍了整个草原。

    范杰等人赶到哈拉毛都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中午饭,但是一辆辆粮食进门的场景还是让战士们有些围观,在听说过几天还有更多的粮食运抵的时候,战士们还是从心底发出一阵欢呼。

    对于送上门的粮食,孙登山是举双手欢迎的,虽然之前北平方面已经给他们补充了不少,但是数量毕竟有限,加上粮食的质量也不是太好,战士们也是一片怨言。

    但是相对于之前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现在已经是好了许多。

    范杰等人于孙登山一阵寒暄之后,便立刻让人造饭,所用的大米自然还是范杰带来的大米。

    等到香嘭嘭的大米饭端上桌,大米的香气已经传遍了整个营地,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但是一想起自己晚上也能吃到这种大米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在一瞬间轻了许多。

    “特派员,这是来自南方的大米吧?”崔兴武有些疑惑的搅了搅碗里的米饭问道。

    “没错,今年湖南粮食大丰收,来北方贩卖的确实不少,大家都知道我是湖南人,所以就假公济私的低价弄了一批。”范杰笑着解释道。

    但是每个人听完范杰的话,神色都不太一样,范杰也没有管这些事情,大口的吃起饭来。

    范杰他们这一趟来前线,送粮食安抚军心只是其中一方面,视察防线,整肃军纪才是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在午饭之后,几人连休息都没有直接赶往前方不远处的工事进行视察。

    因为材料短缺,所以孙登山这边的防御工事还是以壕沟为主,一定宽度的壕沟完全可以迟滞坦克的进行速度,但是对于骑兵来说威力却不是很大,所以宽度不同的壕沟相间,成了战场上的挖掘壕沟的具体方式。

    “特派员,您觉得日本人什么时候会打过来?”陈宝泉站在范杰身边沉声问道。

    听到他这么晚,崔兴武、孙登山以及何清明等人都竖起了耳朵。

    “应该是在本月之内吧!”范杰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哦?”崔兴武这个时候向前走了一步,沉声问道:“特派员为什么这么判断?”

    不只是崔兴武,所有人都在等在范杰的解释,其实在他们的心理战争永远不来才是最好。

    “因为在本月24号,国联将就对是否接受去年的《李顿调查团报告书》进行全体投票,一旦投票通过,那么日本人侵占东三省一事,就在国际法理上再也站不住脚跟,也就意味着,这一年多来日本人的外交事务面临着最惨重的失败,你们有谁觉得日本人会乖乖接受国联的决议,从东三省撤军?”说这话的时候,范杰已经转过身看着面前的几个人。

    然而所有人都轻轻的摇了摇头,他们都是时常处在厮杀一线的人,都知道已经到了嘴里,甚至已经吃上两口,感觉到甜滋味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放手的。

    范杰站在土坡上,遥望东方,他的声音放佛是从天边传来,“要么国联否决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这说明日本人侵占东北是合情合理的,同样也就如他们所说,热河也是伪满的一部分,那么下一步进攻热河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要么国联通过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那你们觉得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

    范杰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静悄悄的不再说话,各自的心理都在进行各自的盘算。

    范杰一时有些心灰意懒,摆了摆手,说道:“咱们回去吧,也别再这里吹冷风了!”

    对于范杰的提议,所有人欣然表示赞同,其实这个时候前线能做的并不多,各种材料的缺乏大大的制约了他们的手脚,然而开鲁这些人又大都以骑兵为主,所以在挡不住日本人的飞机大炮的进攻的同时,逃却是能逃得掉的。

    恐怕大多数人的心理正是打着这种打算,而范杰却也是洞若观火!

    范杰这一次来还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整肃军纪,范杰让孙登山将团里所有违反军纪的记录都拿了出来,然后一一进行审查,凡是有不判或者轻判的,范杰统统都予以改判,看的站在一旁的孙登山、崔兴武等人直冒冷汗。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知道范杰这个特派员来这里不是吃闲饭的。

    团部里面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各营,许多犯过军纪的人都是噤若寒蝉,就连没犯事的人一个个脚步都轻的不行。

    用了近半个小时,范杰总算是将所有的记录都过了一遍,然后才对孙登山说道:“孙团长,现在让人将这些人都带过来吧。”

    说着,范杰伸手指了指放成一摞的已经修改过的记录,让孙登山将人都带过来。

    很快,孙登山就派警卫将犯过军纪这次要改判的士兵都带了过来,范杰走到院子里面,一个接着一个的看着眼前的这些人,眼神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