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07.第207章 第二〇 府试(第八更)(第3/3页)

    冒名顶替现象。

轮到沈溪时,沈溪来到正堂外,接过高明城递过来的考卷,上面提前写好了他的名字和考棚座号,真正来说,座号就是个准考证号,只要考棚坐得对,没人管你坐在哪儿,但这个座号主要留作发案所用。

与宁化的县试不同,汀州府的府试需要糊名。

沈溪偷偷瞥了一眼,发觉高明城的脸色不太好者与昨日他孙子被打有关。

尚且不知高明城准备如何对长汀知县施压,但料想作为一府之尊,他肯定不会对城里“旱路帮”那些人善罢甘休,或者这边还在考试,另一边他已经派人去找“旱路帮”的麻烦了。

沈溪回到座位上,先伸了伸懒腰,做了个简单的准备动作,因为天开始放亮,考试很快就要进行。

与县试有所区别的是,府试的考试范围相对广泛,截搭题运用得更多。一般来说一篇四书文是必考的,但五经文可考可不考,一次出两篇四书文也大有可能,这会让考官出题的压力减轻许多。

因为要考五经文的话,将意味着五经题目中每篇都要出一题,这对考官的学识和出题能力算是一种考验。

随着放题,两篇题目同时出来,沈溪一道是高明城挂念着怎么去惩治城里的“旱路帮”贼人,在出题上直接以两篇四书文应付了事。

第一题是:“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语出《中庸》,意思是,隐藏得虽然很深,但也暴露昭昭。论的是君子的修养问题。

第二题则是截搭题:“学而时习之。有匪君子!”

前半段很简单,出自《论语》,意思是学到的知识要不断去实践运用。后半段则出自《大学》,但就“有匪君子”四个字,意思是有文采的君子。

相对来说,这两篇四书文中,前一篇很简单,君子如何修养己身,能做到表里如一,古代圣贤说的话比比皆是,在以“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中,就引用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加上一点转折承平的语句,只要是个读书人能就写出几句。

难点在于,这第一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孔孟程朱”这些圣人之言的掌握程度,要把圣人说过的那么多关于君子修养的话,取其精华,作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考验的是考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而第二题,则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题,乍一字面上意思来说,只要学习不断实践运用,那就是“有文采的君子”,这题目很简单,似乎只要论一论“学而时习之”的作用即可。

但《大学》中这句话是引用自《诗经》。《诗经》中原文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要想当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就好像雕琢玉器一样,切割之后还要磋平,雕琢之后还要打磨。

若考生只读四书,他会把侧重点放在前面,论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问题是,你只要学习而且实践了,就一定是有文采的君子?那些沽名钓誉之徒就没学习过,也没曾把学习实践运用过?



PS:第八更了!同时也是月票满1050的加更!

回头一天天子至少已经写了二万六千字,难怪感觉整个人精神疲惫,身体酸痛!不过天子心里很痛快,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似乎也没那么累了!

今天月票已经68票,打赏36位,还能有一波吗?天子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



(作者通知:请使用小说APP阅读,免费无广告,网页版影响阅读体验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安装小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