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五六三章 顺应潮流(第3/3页)

    不懂。时局如此,非我个人之力能扭转,如今朝中矛盾根源是什么?朝中文官集团势力太过强大,几乎已可跟皇权抗衡,少太子登基后,形势更为明显。”

    “如今能改变这一状况的,不是文官集团自省,而是有新势力崛起,如此才能做到权力的平衡……双大势力互相斗法,最后一方决出胜利,那时无论哪方失势,都必然倚重皇帝……如此皇权才能凸显出来!”

    以云柳的见识,自然听不懂沈溪说什么。

    沈溪不会跟云柳详细解释,在他看来,若是没有刘瑾这样一个“人才”,宦官集团要想在正德初年崛起非常困难,毕竟刘健和李东阳是三朝元老,势力遍布朝野,没有决绝的手段,很难把大势搬回来。

    沈溪心道:“与其说我是顺应历史发展,拨乱反正,重新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还不如说我是为自己……我可不希望将来朝堂上斗争的对象是那些掌握社会舆论的文官。”

    “我可以跟刘瑾斗,甚至可以杀了他,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却永远不会跟刘健和李东阳等素有贤名的文臣斗,因为我无法像刘瑾那样卑鄙无耻地残害忠良,既然我做不到,必然斗不过那些老谋深算的文臣,将来我的命运要么是黯然致仕,要么永远被隔绝在核心权力外。这绝对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出于如此考虑,我必须要将刘瑾送回京城,让他有机会接触权力核心,我先种下刘瑾跟张永不和的种子,相互仇视,将来张永等太监就会像历史上那般成为反骨仔,帮助我将刘瑾赶下台,如此刘瑾即便权倾朝野,也兴盛不了几年。”

    “就算刘瑾是历史上富有争议的宦官,或许对历史的发展有益,但也不过是我安排的一枚棋子罢了……我以后要做的,就是举起正义的旗帜将你干掉,既顺应历史,又符合我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带着如此想法,沈溪没必要强留刘瑾在自己的军中,既然朱樘已宾天,最好快点儿将刘瑾送回京城,到他该去的舞台上。

    此时的刘瑾,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沈溪的棋子。在他看来,如果沈溪要杀他,就没必要救他,但他这样的白眼狼根本就不会领别人的情,迫不及待想回到京城,觉得京城才是他发挥的舞台,只要他巴结上太子,顺着太子的喜好行事,就一定能飞黄腾达。

    沈溪很快写好上奏朝廷的奏本,交给云柳道:“你去拿给刘瑾,我不亲自去了,再派几个人护送他北上,沿途一定要保护好他的安全。他到京城,远比他死在路上意义更大,所以不要考虑杀人灭口的事情,一切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切记!切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