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4章 分流(第2/3页)

      虽然有国家补贴,但在80年代,大学生却是难以找到兼职的,读四年大学,就意味着三年无收入,对于长子长女,或者正处于危机的家庭来说,这是很沉重的压力。

    “如果你决定了的话。”杨锐摸了摸下巴,沉默的扯过生物试卷,继续批改。

    尽管他有钱负担田世昌一家的开销,但那并不一定是田世昌想要的。强行塞钱给别人,然后自以为是的干扰他人的生活,也不是杨锐的风格。

    杨锐有信心令很多人考上大学,可他不能保证一定让田世昌考上大学。80年代的高考,包括大专的录取率也只有个位数,即使成绩极好,也得有一定的运气,才不至于因为报考等场外因素而滑档。

    相比考大学,进工厂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却不失为一条出路。

    杨锐从来都不相信读书无用论,然而,若是实在读不下去,辍学工作或辍学从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成功的几率虽然比读书小,终究是有机会的。

    而且,立即工作也能立即解决现实中的麻烦。

    西捷制药工厂有了近百万美元的投资,建成以后必然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制药工厂,田世昌若是能够成为二十名员工中的一个,倒也是很不错的工作经验。

    杨锐没有表示赞成或反对,田世昌反而有点不安,一会儿,说道:“杨锐……锐哥,我知道你付出挺多的,要是有别的办法,我肯定会继续读的,实在是……”

    “没事,锐学组是一个互助组织,我希望锐学组内部能够互通有无,互帮互助。你想要退出锐学组,还是想留下来?”

    “可以留下吗?”田世昌讶然。

    “当然,你是锐学组的正式成员,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读完了书,都可以留下来。嗯,周末闲下来,你也可以继续参加锐学组的聚会。”杨锐说着停了一下笔,想想道:“回去以后,我给大家弄个聚会的项目,聊聊天,散散心,说说大家的近况什么的。”

    “啊,好,好的,我愿意留在锐学组。”田世昌没想到锐学组会延续下来,这让他分外的高兴。是否再读是一回事,延续以前的同学和朋友关系又是一回事。

    杨锐笑笑,继续批卷。

    没有被留下的人,生物卷也不用批改了,剩下的一些,很快被改好。

    杨锐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选出了15个人,将名单抄在纸上,给众人传看以后,又递给监考的干事,让他转交给西堡肉联厂的党委会。

    “怎么里面有3个人都是西堡中学的。你也是西堡中学的吧?”有听说过锐学组的学生,听适才的对话,也知道杨锐是西堡中学。

    杨锐呵呵的笑了两声,问:“你叫什么?”

    “万东。”

    “把你的卷子找出来。”杨锐说着,又从选出的15人卷中,找出了西堡中学通过的6份卷子。

    8份卷子铺在桌面上,杨锐问:“能看出区别吗?”

    不用看分数,只看摆在右侧的两份卷子的留空,就知道它们有巨大的差别。

    万东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口中兀自道:“我考的不好,不能证明其他人考的不好啊。”

    “卷子就在桌面上,你们想查看就查看,要是有超过这15份试卷水平的,你们告诉刘干事。另外,不要把卷子带出去。”杨锐说完,收拾收拾东西就离开了。

    万东等人翻了一阵子试卷,寂寞的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