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马爷回来了(第2/3页)

    的。

    “好吧,那我就举两个例子,第一就是举行科举时,殿下会派什么人去主持?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与世家有关系?另外我听说之前科举之时,应试的举子都需要向长安城中的权贵投卷,只有得到这些权贵的支持,这些举子才有可能考中,毕竟科举之时可全都能看到名字,只需要阅考官心中稍微偏向一下,他们就可以高中金榜!”

    大家没有看错,大唐时的科举并没有糊名,而是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这也才有了投卷这种行为,只需要得到一些权贵的支持,而这些权贵再与考官打个招呼,那么这个考生能够考上的几率就几乎超过了一半,甚至还有一些名气特别大的考生,根本用不着投卷,考官看到他的名字就会点中,这也使得大唐的科举黑幕横行,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这个……”李世民听到李休提出科举的第一个缺点也不禁沉默了片刻,不过很快抬起头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颁布法令严禁投卷这种事情,另外挑选一些与世家关系不大的官员做考官等等,虽然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总能一点点的纠正科举上的不正之风!”

    李世民说到后面时,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因为上面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恐怕就不仅仅是阻力的问题了,毕竟想要改变一个官场上的规则,需要付出的代价简直太大了。

    不过李休并没有反驳李世民,而是再次开口道:“好吧,就算秦王殿下日后可以解决科举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那些平民举子又从哪里来,要知道读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供得起的,除了世家大族之外,恐怕也只有一些商人、富户才能够让自己的子弟读得起书,而且一个举子要博学,肯定要拜师,而那些博学鸿儒更是出身于世家大族,那些平民举子成为他们的学生,光是师生这一个关系,就足以让他们打下世家的印记!”

    听完李休的这些话,李世民也不禁闭上眼睛叹了口气,其实这些他不是想不到,只是除了用科举限制世家之外,他就真的想不能什么太有用的办法了,总不能直接提兵去把各个世家的人都屠个一干二净吧?

    看到李世民一脸沮丧的模样,李休却是呵呵一笑,沉吟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其实殿下也不必太过着急了,当初越国灭吴,用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殿下这么年轻,倒是不用担心时间不够,比如现在玉米和红薯正在慢慢的推广,等到推广了之后,大部分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到时就可以大力推广教训,建立村学与县学等,只有将教育掌握到朝廷手中,才能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响!”

    “说的不错!”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眼睛一亮,但随即又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相比科举,你的这个办法却是让我从头开始打基础,要等到大部分的百姓吃上饱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村学或县学,朝廷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将他们培养成才,最后再从中挑选一批人参加科举,再等到他们能够顶替那些世家出来的大臣,可是恐怕到时我死了,也很难看到那一天。”

    李世民是个武将,做事一向都讲究雷厉风行,当然有时也会极有耐心,但如果让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恐怕他也会觉得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