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四十二章 药观见闻(第2/3页)

    几个先生教他们学习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毕竟儒家依然占据着社会的主流,日后平安郎和晋儿想要立业,就必须懂得这些东西。

    “这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咱们的儿子身上都有爵位,难道你还真想让他们和普通的读书人去争那几个进士吗,说出去恐怕会让人骂的?”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次笑了笑道,科举本来就竞争激烈,特别是大唐进士的录取人数极少,一般的勋贵子弟很少走科举的路,毕竟光是他们父辈就为他们铺平了道路。

    “进士什么我就不想了,只不过多读点书总还是好的,学医毕竟不是个正经事,我担心他把精力分散了。”衣娘这时再次犹豫的开口道。

    “艺多不压身,而且学点医术在关键时刻也能保命,而且平安郎可向我保证了,绝对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业,咱们的儿子你也知道,虽然不太喜欢说话,但是读书的聪明劲却一点也不差,而且孩子难得有点爱好,我看不如就由着他,这就和琴棋书画没什么两样。”李休依然微笑着劝说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衣娘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当下只见她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学医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业,否则我可以随时禁止他学医!”

    “行,没问题,我相信平安郎知道轻重,绝对不会让咱们失望的!”看到衣娘终于答应,李休也不由得松了口气道,平安郎是个稳重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达成目标,所以他若是想要学医的话,肯定也会努力达成衣娘的要求,这点根本不用他说。

    当下李休又让人把平安郎叫来,然后当着衣娘的面,告诉他可以让他去跟着孙思邈学医,这让平安郎也高兴的差点跳起来,毕竟他再怎么稳重,也还是个孩子,不过衣娘却再次不放心的叮嘱了半天,无非就是让他分清主次,绝对不能耽误正常的学业等等。

    拜师可是大事情,而且孙思邈还是李休的老朋友,虽然因为僧道录司的事,道教对李休也颇有微词,不过孙思邈却是个懂得大事大非的人,从来没有因此怪过他,甚至有些道教的人想托他的关系向李休求个人情,希望可以给道教放宽一点条件,却也都被他给拒绝了。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所以李休对孙思邈也更加敬重了,因此他特意让人挑了个好日子,然后又向理财监请了一天的假,带着拜师的礼物,携着平安郎亲自来到孙思邈居住的药观拜师,不过离着药观还有很远,就已经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干嘛的?”李休远远的看着这条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药观的大门前,当下也有些惊讶的问道,从去年他就开始忙,所以好长时间也没来过药观了,现在猛然看到这么多人,当下也十分吃惊,毕竟他以前来的时候,药观这里可是十分的清静。

    “父亲您好长时间没来了,恐怕还不知道这件事,以前孙道长四处行医,不过他喜欢清静,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不过前两年他不是收了几个弟子吗,为了让这些弟子积累行医的经验,孙道长特意让人知道自己在药观居住,并且接受上门求诊的病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有不少病人跑来求医,据说还有些人是从洛阳或太原那边赶来的。”平安郎这时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求医的人,难怪排这么长的队伍!”李休听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