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八十二章 ‘专业’的较量 下(第2/3页)

    。

    先是亢奋的切掉死者的十根手指,并让死者亲眼目睹全过程。

    然后,又是十分的克制,冷静。

    在短短的作案时间内,亢奋与冷静两种情绪并存。这不是常人都能做得到的。

    此案的凶手,平生罕见。”

    听完金允浩的分析。负责记录的尹国洪点了点头,申东海也觉得十分有道理。得意的看向陈赓。

    可陈赓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在尸检的时候,这些东西大检察厅的检察官也分析出来了,他并不认为金允浩比那些人厉害多少。

    看金允浩没有问题了,陈赓继续模拟讲述尸检第二部。

    “对尸体内部解剖后,发现并确认:

    1、解剖尸体胃部,发现有食物残留,根据食物消化情况判断,死者死亡时间大约在10点左右,跟之前判断的死亡时间吻合。

    2、死者的确是窒息而死,没有其它药物致死的可能。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死者的体内检测到麻醉剂残留,剂量正常,属于常规手速麻醉剂量。”

    “麻醉剂?”金允浩诧异:“是否能判断出,这份麻醉剂是在死者生前还是死后打入的?”

    陈赓回答道:“生前。因为这些麻醉剂已经在死者体内扩散,并且发挥药效。因此,可以十分确信,是在死者生前打入。”

    申东海插话:“那怪事了。按照老大你的分析,凶手的目的应该是给死者造成更大的痛苦,并且从中寻找快感。

    可是如果给死者打麻醉剂,那么死者就不会感到过分的痛苦。

    这个怎么解释?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么?”

    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金允浩想了想,提出一种假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著名的试验。

    波兰有个叫诺尔格兰的心理学博士,在1981年曾在一个死刑犯身上做过一个试验。

    诺尔格兰将这名死刑犯带到一个密室,提前告知将要对其执行死刑,然后蒙上双眼,用刀背划过手腕,再放出水的滴答声。

    死刑犯根本就没有出血,但是他最终却死掉了。这位博士的解释是:他死于恐惧。

    这个实验是一个心里测试,也是一种催眠。

    其实,犯人确实是死于失血过多导致的器官衰竭。即使他一滴血都没有少。他先是被种种迹象心里暗示自己将要死亡,结合之后发生的事情,他更加认定自己要死了。

    于是。在这种心里暗示和内心的恐惧下,他的身体做出反应。各个器官衰竭停止工作,就自然死亡了。”

    听完金允浩讲述的这个故事,申东海急忙问道:

    “老大,你是说,这个凶手也知道这个实验。他故意给死者打麻醉剂,然后让死者看自己的手指被切掉。

    随后,死者虽然感受不到巨大的疼痛,但是看到自己大出血。于是便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她最后的死法是跟实验中的那个死刑犯一样?”

    金允浩没回答申东海的问题,转而将目光投向陈赓,想听听专业意见。

    陈赓翻看、对比解剖照片后,摇头道:

    “死者的心脏等器官的确出现了衰竭,在死者的器官内也检测到大量的肾上腺素,是死者恐惧后,身体自然分泌的。

    可是这些并不能作为你所猜测的依据。

    因为,如果死者在凶手面前,单纯的窒息而死,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