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章 燃料采集(第1/2页)

    PS:看《地球最后一名科学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木星由于距离火星只有几亿公里,在整个太阳系八大行星内属于距离火星较近的气态行星,在地球撞击火星后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当的严重,其表面气层翻滚犹如海涛波浪,它的内核层同样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致使木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然而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陈郁能够在木星上找到一个登陆地点就妥了,木星上面爆发的温度以陈郁的科技水平来说就是如履薄冰,毫无压力。

    新家园号星舰逐渐接近木星,陈郁开始计算木星现在的引力捕捉场系数,同时参考洛希极限值计算出飞船需要减速到稳定的航速,以便于能够安全的登陆木星。

    所谓洛希极限,即指当行星与卫星距离近到一定程度时,潮汐作用就会使流体团解体分散。这个使卫星解体的距离的极限值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首先求得的,因此称为洛希极限值。

    “根据探测,木星可以安全登陆,登陆点位于木星西北方向坐标(1278,35511),此处的密度相对较高,具有数万平方公里的高密度区域,极度适宜登陆。”

    陈郁确认了铁皮的登陆信息,然后让铁皮将飞船速度降到安全指数之上的最低速度,尽量保证能源不会在登陆后就消耗殆尽。

    新家园号星舰已经进入了木星的引力捕捉场范围之内,能源消耗也因此上升。

    通过飞船舷窗,陈郁看到木星上的这些气体成分此时呈现灰白色,这就是大量的氢气和氦气?陈郁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看大量的氢气氦气组成的气态行星木星。

    飞船其实早就到达了木星的表面,但是需要寻找一个密度相对来说较大的登陆点,然而木星表面由气体组成,遵循深度越大,密度即越大的原理,所以铁皮检测到的安全登陆点相对于其他木星表面要深数百上千甚至上万米不等。

    沸腾的木星并没有减缓多少,它还是像疯了一样怒吼着,并不是爆发出剧烈的高温,陈郁驾驶着新家园号星舰都不敢有所大动作,否则一道出现意外,那么飞船随时都有毁灭的可能,毕竟木星上的气体元素沸腾起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通过陈郁的监测,木星表面有多个地方发生了连续性的核裂变反应,也就是相当于诸多原子弹在不断的爆炸,幸好爆炸点距离陈郁的位置比较远,否则陈郁哪能吃得了兜着走。

    陈郁登陆点附近的气体元素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然的话陈郁根本就不敢选择木星进行登陆。

    “木星也是够惨的,外气体层这么活跃,恐怕几千年都很难平复下来,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尽快采集燃料然后离开的好。”

    陈郁根本就不打算在这颗危险度极高的星球上多做一秒钟的逗留,因为有可能就是多了那么一秒钟,就会导致失去性命的可能。

    星舰越来越接近登陆点,高度也在不断的减少,同时新家园号星舰的速度基本上降到了无法挣脱木星引力的程度,然后在距离登陆点一千米的时候,星舰反冲火箭启动,整艘飞船开始缓缓下降,稳定登陆。

    陈郁发现,在越来越接近登陆点的时候,飞船上的许多设备都发生了一定的故障,陈郁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