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父子君臣(第3/3页)

    个正确的选择。当初臣认为规定地方官员或者将军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留任三年,也是正确的。”罗士信低声解释道。声音十分平静,但是言语中的意思却是让人震惊,让人难以接受。

    “以前皇帝总是自称是寡人,想必就是因为如此吧!”李信淡淡的说道:“也罢,就按照汉王所说的,让修罗军徐毅和阿史那泥孰率领大军进入西北,一方面监视党项等族,防备他们起兵造反,一方面是协助严肃吧!让苏定方领本部兵马前往西北,坐镇武威,统领修罗军和突厥军队。受其临机专断之权。命令锦衣卫进入西北之地,刺探那些异族的动静,嘿嘿,这些家伙,看样子是以前杀的少了,这个时候又想弄起来了,真是好大的胆子啊!”李信面色阴沉,目光中闪烁阴冷之色。

    “臣遵旨。”罗士信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些话本来不是他能说的,说出来,还容易引起李信的误会,但是严肃与其他人不一样,罗士信常年在京师,坐镇地方的机会很少,每次调动军队,也不会超过百人,可是严肃就不一样了,他坐镇西北,就宛若是一个土皇帝一样,身边的兵马无数,在西北近十年,早就将军队掌握在手中,无论是出自什么目的,罗士信都认为是十分不妥的事情。

    “传旨封李承宗为秦王,军事学院山长。”李信想了想说道。

    服侍在一边的宋和面色一变,罗士信双目中更是闪烁着惊骇之色,诸王之中,汉王之地是在汉中一带,虽然爵位比较高,但是这个秦王不一样,这是包括关中在内的地方,都是赏给了李承宗,这是任何一个亲王都不可能得到的赏赐。而罗士信更加惊讶的是军事学院的山长,这个山长第一任就是李信,从军事学院出来的将军,都是李信的学生,背叛了李信,就等于背叛了自己的师门,不容于世的。现在李承宗继承了这一切,这几乎是说,李承宗已经是太子,就差了一些太子的名号而已。

    罗士信心中十分好奇,也不知道李承宗在写给李信的书信中,究竟说了一些什么。能让李信下定决心,册封李承宗,根据他对朝廷的了解,李承宗虽然被人称之为储君,但实际上,只要圣旨一天没有下来,就会有改变,但是李信这个时候无论是册封秦王,或者是将山长之位交给李承宗,不仅仅是表明态度这样简单,更重要的是为李承宗培养根底。将重要的军中势力交给李承宗,这个太子之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了。

    “这个小子倒是大胆的很。”李信扬起手中的书信,说道:“没想到老子的儿子也长大了,帝国也是有了新的继承人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身边的众人心中一阵惊讶,没想到李信对李承宗居然会是这样的评价。

    “走吧,先去解决吐蕃吧!一群跳梁小丑一样的人物,还真的以为朕对他没有办法了。”李信扬了扬手中的书信,不屑的说道:“让严肃加快行军,大军穿过大非川之后,不得停留,扫平眼前的一切敌人,等夺取逻些,朕就封他为国公爵位。”李信心情很好,对身边的众人说道。

    “是。”罗士信心中也是一阵羡慕,李信身边学生不少,但是真正能走到最后的却只有严肃这个寒门出来的武将,年纪远在李信之上,当年却是敢拜李信为师,坐镇西北,忠心耿耿,李信在中原东征西讨,也是因为严肃的缘故,后方才没有任何的危险。

    “陛下,臣的锦衣卫曾经得到一个消息,只是不敢确认。”在远处的沈千秋,想了想,还是走了过来,有些为难的说道。他刚才在一边听的可是清楚的很,无论是派人监视严肃也好,或者是监视党项这些人也好,他都没有放在心上,这些家伙自然是有手下的人去监视,但是眼下这件事情就让他为难了。

    “什么事情?”李信皱了皱眉头,沈千秋这种表情就知道,事情绝对不会是自己想想的这么简单,甚至还让人为难。

    “秦王殿下领军来松州的消息,听说是事先有人透露给吐蕃人的,所以尚囊原本是准备伏击秦王殿下,只是殿下聪慧,及时的发现了尚囊的阴谋,利用计策,反而将尚囊击杀。”沈千秋额头上尽是冷汗,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低声说道。这件事情可是大事,背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就是他也不敢乱说。只是想到李信对李承宗的宠信,他也不怕得罪别人。

    “是谁?”李信面色阴沉,双目中闪烁着寒光,一丝杀机闪烁,他最不能允许就是这种出卖国家朝廷利益的人物。

    “许敬宗。”沈千秋吞了口吐沫,赶紧说道。

    “杀,诛灭满门。”李信冷哼哼的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