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2/3页)

    的底线给出了优惠价。

    昨晚上张超几乎一晚上没睡,又是忙早餐铺的设计,又是统计各个销售员们谈到的订单。昨天长安城做餐饮的几乎都降了价,张家的黄馍馍也降到了四文一个,其它几样餐点也都随行就市。

    单价虽下来了,但销量却是可喜的。两万个馍都卖完了,而且接到的单子也多,若全部满足,张家光一个黄馍馍日产量就得提升到三万个。

    肉包子也有好几千的订单,连豆渣窝窝都有过万的订单。

    利虽薄,但销的多,收益还是很高的。

    张超已经决定扩大张家的早餐生产团队规模了,原来六十来人,现在张超打算直接扩到一百人,以满足现在喜人的需求量。

    张超的张家班炕灶班子也不错,这两天他们已经给十来户人家盘了炕改了灶,一些迫不急待用了新灶新炕的人家,都反响很好,他们主动的帮着张家班打广告,口碑极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现在这块张超完全交给了柯山和柯五两个徒弟,这两个汉子整天笑的合不拢嘴,天寒地冻的也不肯歇息一天,整天带着五个组四处开工。他们现在接到的活都已经排到了年底,张家班每天都能张超带来好几千钱的收益。

    张家的新窖,也已经开工了,干的正起劲。

    总之,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张家新分了几百亩地,新的租约得到了所有原佃户们的称赞,大家都争相来跟张家签约。五百多亩地,都已经全都租了出去,都是每年亩收租五斗粟的一式同样契约。

    现在老爹都已经准备去长安西市牛马行找牙人买牛了,老爹甚至都已经计划好了,等天好的时候,还要请人到那十几块地里去打井。

    用老爹的计划,地里都打上井,井边还得栽上柳树,将来井边柳树成萌。

    附近乡村的石匠们都接到了老爹的邀请,请他们为张家的五百多亩新地打制新界碑。

    一大早,老爹就去田里转去了,此时都还没回来呢。

    一回生二回熟,今天李世绩是一个人来的,也不用秦琼他们带路了。一进村子,把马缰绳交给了张超身边的家生子钱栓子,然后便熟门熟路的进了窑洞,脱鞋上了炕。

    “热碗豆浆来喝。”

    张超笑着也上了炕,转头对站在一边有些怯生生的钱家大丫头招手,“去弄碗热豆浆来,再弄几根油条,夹盘热包子来。”

    “李叔,我这穷门小户的没有茶叶,可对不住你了。”

    李世绩也不挑剔,“我当年也是乡下郎,没那么挑剔。”

    茶叶在中国饮用的历史很长,唐时更是进入高峰。不过这年头的喝茶,还是那些有钱人的爱好,就好比后世那些有钱人们爱品红酒一样。这年头的茶叶还是很贵的,而且饮茶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茶叶多是制成茶饼,很少散茶。也很少直接泡着喝,而是要跟做汤一样,很繁琐,叫煎茶。从茶叶饼上取一小块下来,还得碾成碎末,然后加上盐葱姜甚至桔子皮等各种东西,用很特别的方式煎,还要煎出茶花来。

    张超之前在秦琼府上喝了一回,喝过一回他就再不想喝第二回了。

    与其称那叫喝茶,不如说是紫菜汤,甚至紫菜蛋汤还比那个喝的顺些。张超后世也喝茶,但没那么多讲究。

    后世的那功夫茶,那些年青漂亮的妹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