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页)

      “诺。”

    望着沮授离开的背影,袁尚眉头微微皱起,他心里清楚,和沮授这样的聪明人,斗智斗勇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如今他唯一能够依靠便是,君臣有别,以及手中的权力。所以自从袁尚登上韩公之位,他就没有为韩国出谋划策过。

    从来都是文武百官出谋划策,他这个君上做最后的决断。

    ……

    青州,魏军大营。

    魏公曹操并没有进入齐国与济南国治所,反而是跟随着大军一起安营扎寨,与士卒同吃同住。

    对于曹操而言,率领大军前往青州,本来就是为了图谋河北之地。韩国实力不弱,必须要谨慎对待,故而他一直在军中。

    以兵起家的曹操,固执的认为,出征大将只有与三军将士在一起,才有可能随时应付突发状况。

    ……

    “君上,秦军击破南昌不久,水军沿着豫章水而下,直指胶州,好想是要返航,秦军主力向着吴国边境移动。”

    “与此同时,秦军派出使者尉然前往吴国,态度极其嚣张,言辞更是咄咄逼人!”

    ……

    闻言,曹操小眼睛动了动。他自然清楚,既然中军司马这样说了,足以说明秦使的张狂。

    心中念头闪烁,曹操沉默了一会儿,道:“有秦使原话么?”

    “有!”

    重重的点了点头,中军司马躬身行礼,道:“吴公无道,以至于山越之民横行无忌,扰乱治安。”

    “吴国群臣尸位素食,不思进取,以至于吴国偏安,百姓贫弱。今秦王欲伸张大义于天下。”

    “救吴国百姓于水火,不知吴公意下如何?”

    “君上,这便是秦使的国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份战书!”

    瞥了一眼中军司马,曹操摇了摇头,道:“这不是国书,这根本就是一纸战书,看来秦王嬴斐灭楚,已经成了定局。”

    心中念头闪烁,曹操紧盯着中军司马,道:“立即传令斥候营,我国在韩国以及青州的眼线,孤要韩国朝廷与楚国朝廷最近的一举一动。”

    “诺。”

    点头应诺一声,中军司马转身离去,整个大帐中,只剩下曹操一个人,眉头大皱,思考着青州乱局。

    曹操自始至终相信,秦王嬴斐出兵豫章郡,就是打破天下大势的开始。受大势影响,青州小势也将会改变。

    这便是他不顾大臣反对,一心北上青州的最大原因。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秦王嬴斐的研究,可谓是登峰造极。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秦王嬴斐每一次出兵,都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哪怕是过程中凶险万分,到最后往往都会化险为夷。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运气使然,但是曹操却知道,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