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三十节 参观日本缫丝厂(第1/2页)

    <!--divstyle="color:#f00">热门推荐:

    打尽,还有可能引起混乱。

    所以政府官员虽然不支持,最后还是安排了行程。

    其实日本更重视朱敬伦的安全,在发生一次刺杀俄国皇太子,或者刺杀李鸿章类似的事情,日本在国际上的名誉也就真的没有了,尽管现在名誉也不好。

    他们安排了五万兵力护卫朱敬伦的安全,而且特别许可中国皇帝带来一千护卫。

    在日本周密的安排下,朱敬伦在各地访问,但行程往往是荒凉的日本名山大川,比如富士山,很少能接触到日本民众,见到的日本人都是日本军人,显然日本是有意为之。

    朱敬伦参观的同时,两国外交人员紧急谈判,协调可能发生的对俄战争问题。

    荒郊野外让朱敬伦很厌烦,他不太喜欢日本的风景,大概是中国的名山大川见惯了,看日本的风景总有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他提出要参观日本的工厂,这让日本人非常为难,但还是周到的安排了。

    日本没有安排兵工厂,朱敬伦也没兴趣去看,日本的兵工厂有几斤几两,大明外交部门掌握的清清楚楚,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尽管日本工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工厂设备极为落后,很多情况下,都是靠手工弥补重型机械的不足。这一点上,跟兵工厂为代表的中国重工业差距很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缺乏民用支持的情况下,日本重工业严重缺乏生存空间。即便是政府大力补贴和扶持的造船业,很多关键部件都需要进口。大型军舰,完全依赖英国建造。

    日本人安排的工厂,主要是纺织厂和缫丝厂。

    日本的纺织厂也规模不小的,涩泽荣一建立的钟渊纺织厂是其中的佼佼者,二十年前刚刚建立,就引入了电灯,日夜开工,技术也是最先进的英国机器。

    缫丝厂的规模则普遍不大,机器设备是日本自行生产,车间狭小,极大的利用了日本低廉的人力资源。

    车间中充满了一股煮蚕茧的味道,一般人着实受不了,随行的几个官员没有准备,强忍着呕吐的慾望,脸色苍白。

    朱敬伦倒是看的津津有味,跟他一起出访的妃子高媛是行家,她懂得手工缫丝,不时的拿起日本女工缫出来的生丝点头,认为十分匀称,是一等品。

    朱敬伦之所以要来看缫丝厂,就是因为这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日本工业,能将中国生丝挤出美国市场,除了美国的扶持之外,技术上过硬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看着一个个汗流满面却来不及擦一下,双手在煮蚕茧的热水盆间不断动作的女工,充满了灵巧的韵味,朱敬伦就不由得感叹。

    “这个小国就是构筑在这些纺织女工身上的啊。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日本的明治维新,绝对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

    很多国家的条件比日本好了太多,但表现却让人无比的失望。比如菲律宾,美国殖民菲律宾半个世纪后,给菲律宾留下了完整的西方法律,议会制度,文官体系。最重要的是,美国给菲律宾留下了一个现代教育体系,在当时已经让菲律宾三成人口能够接受教育,不当时的中国大陆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美国撤走半个世纪后,菲律宾还是那个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