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八章:新的预案(第3/5页)

    、诸兵种之协同和对地形的观察、利用三个方面逐一讲评缺失。

    关于军队指挥方面,唐生智认为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部队长的决心与命令,未能适时作出并予贯彻;二是在兵力使用上,未能集中优势兵力于决战方面;三是指挥官未能亲临前线,适时作出决断;四是通讯联络存在诸多缺陷。关于诸兵种协同方面,此次演习中,除以陆军步兵为主要参战部队外,尚有空军、炮兵、装甲兵、防空兵及化学兵等军、兵种配合参战。唐生智指出其缺陷在于:步炮间未能有良好的协同;空地联络不良;战车未发挥其冲锋、奇袭之作用;高炮部队未能很好完成防空任务以及化学兵的运用不合机宜等。至于对地形的观察与利用,唐生智着重就道路、河川和汽车运输三个方面总结经验,提出了应当注意的事项。他指出,“在将来实践中,为避免敌空军之威力,应多实施夜行军为有利”,“在许多重叠河川地域之战斗,攻者应以先头部队首先扩大正面,继续以工兵,使接近河岸侦察河川之状况,并决定向有机可乘之地点攻击,防者当利用各河流进行逐次抵抗”。他表扬了防守方在演习最后阶段适时利用汽车运送第一混成旅,从而达成胜利“围歼”主力的成功之举,同时又再次强调:“大部队之运输易受空军之攻击,亦易发生故障,故应切实注意上空之防护,或利用夜晚以行之。”

    由于唐生智的讲话切中了中队的要害,最高当局立即将唐生智的讲话印发全军,要求各级军官认真研读。

    如今南京保卫战中的守军主要部队及指挥官与两年前的那场大演习基本相同。当年的第八十七师、教导总队和第三十六师,都是现在南京卫戍军战斗序列中的基本部队。

    于是最高当局认为既然还是同样的参战部队,又经过了“大演习”的实践磨练和事后总结、提高,凭藉指挥官对部队的了解,作战部队对地形、地物的谙熟,应该在和日军交战的时候会占有相当的优势,完全有可能重演一次演习中的“大捷”!

    这也是最高当局坚持要守南京城并且让唐生智挂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可惜真枪真炮的战斗决非一场演习可比,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战术的优劣之外,还有双方国力和军力......

    南京周围的中国守军虽然有近20万,但多是新败之旅,其中,72军、74军、83军等部队是在淞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的,实力早就大打折扣。

    至于那几个刚拉上来的步兵师,更是军政部刚从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尤其缺乏重武器更没有面对过日军的立体化进攻,很多士兵甚至不知道战车是什么。

    此刻朝着南京疯狂进攻的日军却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些日军精锐陆军师团不但拥有大量的重炮、战车,还有大批飞机助阵,实在是张牙舞爪,不可一世。

    今时今日的局面不知道比当年的大演习要凶险了多少倍!哪里是唐生智能支撑的住的!

    所以最高当局又将南京守军的作战指挥权分给了黄浩然,他希望这个新冒起的“常胜将军”能给这场南京保卫战再加上一道保险。

    有了唐生智居中调度,黄浩然率军厮杀,这南京,至少也能守上两个月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