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八章:主动求战的大阪商贩(第3/4页)

    杀死我们的士兵!松井师团长!你的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登陆?我看你的人应该已经克服了晕船的问题!”

    松井石根的话让松井命的脑袋越埋越低,在水面上的龟田中佐非常意外他“姐夫”松井命师团长的表现。

    反应敏捷的三井大尉也瞧出了码头上有些不对劲,他凑到龟田中佐旁边小声说道:“龟田君!码头上都是挎指挥刀的,师团长阁下的副官和卫兵都站的很远,来的一定是很高级的军官,我们这么冒冒失失的跑过去,会不会对师团长阁下不利?”

    龟田中佐心里面也直犯嘀咕,他“姐夫”松井命怎么说也是个师团长,第4师团虽然外战不行,但是在友军的面前从来不落下风,如果来人是和松井命一样的师团长,那他的“姐夫”一定不会表现的如此卑微,华东战场上比松井命高级的日本军官没有几个,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官鸠彦王中将和参谋长饭沼守少将现在都不在上海,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和他参谋长田道盛武少将又节制不了被大本营划归上海派遣军的第4师团,那么,码头上的人只能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或者是他的参谋长冢田攻少将。

    这两个人,都是第4师团无论如何也惹不起的角色!

    怎么办?龟田中佐的脑子开始了飞速的转动......

    “登陆?我还得商量一下!啊......不...会尽快开始,不 ....马上开始!”

    松井命的回答在一秒钟之内换了好几样说法,他的内心里面也是非常的矛盾,第4师团的问题远远不止厌战和捞钱,大阪的官兵对他这个师团长的尊重也是有限度的,有时候松井命发出的命令也会被第4师团的官兵选择性的执行,大阪兵的这些所作所为都是由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于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4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松井石根现在要松井命师团长给他一个准确的回答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要知道松井命师团长还得回去和他的部下商量商量呢!这些大阪兵,可不是一轰就动的主......

    对于松井命的答复,松井石根完全没办法接受!他不敢相信一个日军的师团长居然敢这样和他这个华中方面军司令说话!

    商量一下?和谁商量?难道你松井命不是第4师团的师团长吗?这是在敷衍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