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过早(第3/4页)

    对黄浩然说道:

    “司令!看来这家伙平常就是个没主意的人,这份家业,多半是他娘子在操持!”

    黄浩然用手中的筷子在徐子龙的头上敲了一下,然后说道:“偏偏就你多事!这是人家家里面的事情,要你去过问的么?”

    几分钟之后,老板娘端着满满一盘子的早点回到了黄浩然的桌子旁边,然后一样样的往桌子上面放,口中还不停的报着这些早点的名称:

    “油条、面窝、烧梅...还有汤包、豆皮和热干面!先生们请慢用!”

    黄浩然又朝着老板娘拱了拱手,然后道了声谢,结果换回了老板娘的嫣然一笑。

    “司令果然是女子的克星!人见人爱!我看这老板娘是对司令您动心了!要是她现在还没嫁人,定会打上包袱就跟着司令走的!这艳福!啧啧......”

    徐子龙的这番闲话又换到了一记“重击”,黄浩然有意将手中的筷子调了个个,这回揍徐子龙,黄浩然用的是筷子较粗的那一头!

    徐子龙闭上嘴之后,黄浩然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过早”了......

    “过早”这个词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武汉地处华中,风俗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于是有了“俗具五方”的说法。

    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地区的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武汉三镇中汉口向来以商业繁华著称。早上,武汉人要匆匆赶到集市,通常来不及在家用早餐,所以通常会在小吃店用餐。武汉的小吃店极为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生意兴隆,食客盈门。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是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它便宜实惠,只需要你花上几分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而且制做热干面的方法极其简单,只需要一个炉子一个锅就足够了。大部分的生意人会将这两样东西放上手推车,再装上几张小桌椅,这样就可以推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做生意。

    内向的老板在忙碌起来之后,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他告诉黄浩然,其实武汉人开始吃热干面并没有几个年头,几年前在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普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热干面”。此后热干面便渐渐成为武汉人“过早”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

    在别的地方,打招呼都说“吃了吗”、“吃了早饭了吗”等等,而武汉人一大早见面就问“过早了吗”,简洁而隐讳,有种朦胧而忙碌的感觉。

    虽然叫“过早”,你可千万别以为那肯定是吃的也很早,实际上武汉人的“过早”并不早。早上七八点钟满大街的人都端着碗热干面,吃相也各有千秋。有站着的、有坐在路边桌旁的、有匆匆忙忙高举热干面赶路上班的。最有特点的便那些政府机关里面的工作人员,他们经常会夹着报纸买碗热干面带走上班,或者是坐在路边的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