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1章(第2/4页)

    74军都属于此列。

    这些部队都是最高当局和军委会的宠儿!总是受到特别的照顾,武器、弹药、被服、粮饷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无限制的补充,令地方军队羡慕得很,也嫉妒得很!

    排行第二的中央军待遇也不差,一切费用都由中央政府拨给。装备的消耗也基本可以得到及时补充。

    而排行第三的地方杂牌部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即便是在他们归顺中央政府之后,这些杂牌也只能从军政部得到部分拨款,剩下的大部分只能靠他们自己在地方筹集。

    而军委会给杂牌军队补给的武器装备更是极差,基本上全是中央军淘汰下来的东西,但军委会派给杂牌军的任务却往往又是最困难损失最大的活。

    这样的落差,大大的挫伤了地方部队为首的杂牌军队的感情, 杂牌军在嫡系军队面前常常忍气吞声 ,使得他们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

    中央系与地方系不和的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他使得中队内部矛盾重重。

    嫡系看不起旁系和杂牌,作战时又总让杂牌充当炮灰。所以杂牌军为自保,常常会出工不出力。再加上即便是同一系统的中队,时不时还会因为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嫡系部队、中央军与杂牌之间的互不信任,面和心不和。

    结果杂牌军这样的表现,让最高当局越发认定杂牌战斗力不如嫡系和中央军,于是变本加厉的搞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强力打压下,杂牌军的日子自然更加难过......

    需知抗战开始后,在全民族抗战的大旗号召下除晋绥军、马家军、新桂系、刘文辉川军和滇军等少数军系仍保有或基本保有自己的根据地外,多数杂牌军都离开了他们盘踞多年的地盘。失去了地盘,这些杂牌军经济上就必须依赖于中央政权。粮饷、械弹、兵员等都要靠中央政府接济,其独立性大大受限。

    而战争带来的官兵的减员,又往往难以全数补充,特别是杂牌军本就没有什么储备的各级指挥官。

    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杂牌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的黄埔学生源源不断地渗入进来,自己的部队的地方特色渐渐消失。,由于各级指挥权渐渐被黄埔学生所取代,很多杂牌军就这样被改造成了中央军或半中央军。

    而对于很弱的小股军阀部队,最高当局则使用打乱建制和更换带兵官的方式硬性整编而将其吞并。要不就等杂牌军伤亡到一定程度后就乘机裁撤其番号,或将余部遣散、改编归并其它部队,空出的番号则由新编成的中央军取得。

    最高当局这样的做的用意很明显,他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消耗和兼并,让大的地方派系遭到消弱,让一些小的地方派系渐渐不复存在。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杂牌军越来越不愿意认真给武汉政府出力,特别是与中央军联合作战时,杂牌军和中央军之间经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给了日本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更要命的是,在接连目睹了多只杂牌军的结局之后,地方派系的将领们,心中已经对军委会有了惧意!!

    他们开始害怕和中央军发生任何关系,害怕来自武汉的官员,害怕见到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会拿着一大叠厚厚的文件出现,然后将他们多年积攒的家底侵吞一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