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三章 课堂(第2/3页)

    。这个倒是要求背诵的,同样也要熟悉典故,至少要达到别人提及其中一个词汇,就能想起出处与含义。除了讲《诗三百》,曾先生也会教一些简单的韵脚、平仄之类的知识,然后拿对对子作为课堂上的放松方式,让女孩儿们学习吟诗作词的基础。

    别看这些课程听起来简单,一般人家读书的子弟,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更别说是女孩子了。秦家的姑娘们其实有一位很好的老师,自身水平高,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只可惜,并不是所有姑娘们都会珍惜这个机会。

    秦锦仪上课的时候倒是听得很认真,不过用心学习的并不是经史,而是诗词歌赋,而且热衷于在对对子的时候压倒所有小妹妹们,博取先生的赞赏。她还不止一次地表示,这些课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她比妹妹们都大了好几岁,还要跟妹妹们学同样的课程,实在是太不合适了。她更想请曾先生多指点一下她的琴艺和书画技巧。这样她在未来不久的宴会上,也好当众表演,为秦家争一争光。

    秦锦华喜欢上诗词课,对经史课也是兴趣缺缺。不过她不认真听讲的时候,也非常乖巧,只是低头盯着《诗三百》的课本看,并不会打扰先生的教学。对对子的时候,她倒是非常积极,总跟秦锦仪抢着对。她似乎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压根儿就没发现大堂姐好几次被她抢了风头,气得直瞪眼。

    相比起来,秦锦春就显得对功课十分不上心了。她从第一节课时,就开始打磕睡,快到下课的时候,又忍不住开始偷偷啃点心。可到了真正下课,有整整一刻钟的时间可以休息时,她又不碰点心了,反而欢快地跑出去逛园子。等到第二节课开始了,她才急匆匆地在丫环的催促下跑回来。于是等第二节课开始的时候,她还没收心呢,眼睛依然盯着窗外瞧。等到第二节课时间过半了,她就开始坐立不安。曾先生才说下课,她就立刻跑出去了,留下丫头帮忙收拾书包。

    秦含真心想,她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不用心的学生呢。

    不过曾先生显然对她也早就死了心,对她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只用心教导其他几位姑娘。只有秦锦春的姐姐秦锦仪,对她恨铁不成钢,每次看到她上课走神,就忍不住牙痒痒,只觉得她丢了自己的脸。等下了课,只要她能及时拉住妹妹迈出门槛的腿,就必定要好好训秦锦春一顿。秦锦春每次听训,嘴里是应着的,只要秦锦仪一时眼错不见,她就转身跑了,不管姐姐在身后跺脚。

    秦锦华乐得在旁看戏,丫头们也是私下互递眼色。于是秦锦仪更觉得丢脸了。

    秦含真跟姐妹们有些不太一样,她对诗词课是相对比较陌生的,不过有着现代语文教育的基础,也不致于跟不上,但她对经史课却更加拿手。尽管秦柏只教过她《三》、《百》、《千》,但讲课的时候常常会引申开去,所以一些经史类的基础知识,她一点儿都不缺。再加上现代语文课里,也有《论语》的内容,至少她在理解方面不会有问题。一节课下来,她就发现了,她在经史方面的知识水平似乎比姐妹们涨出了一大截。

    当然了,这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奇怪。

    不过曾先生对此非常惊喜,还特地问她:“听说你在家时,一时是跟着永嘉侯读书的?我确实听说永嘉侯年轻的时候,在京城素有才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