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章 家事(第3/3页)

    一位各方面都不出挑的正妃,是秦家二房误会了。可如今两家正交恶,谁也说不清楚秦家二房与蜀王府之间是否真的有过默契,只能当成是蜀王府恼羞成怒,否认了曾经的约定了。

    薛氏倒是一如既往地自信,觉得孙女儿还有希望嫁到更好的人家,只是蜀王府故意为难小姑娘,给她添了堵而已。不过秦家乃是国舅府,秦锦仪的伯祖父与叔祖父都是侯爷,论家世,京城也没几位闺秀能及得上她了,她又生得美貌,还自幼好学,多才多艺。如此优秀,还怕她寻不到一门好亲事么?

    无论是永嘉侯府的新宅子终于空了出来,还是二房那边又出了夭蛾子,这都不是秦简产生愁绪的缘由。他愁,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秦平在信的末尾提到,山阳王府已经正式托人做媒,上门提亲事了,想要把嫡长女嫁给秦简。

    秦简离开京城,选择在寒冬时节,陪着三叔祖父秦柏南下江宁祭祖,为的就是避开这桩不如意的亲事。谁知山阳王府如此执着,即使他人不在,也要托媒人上门,想把这桩亲事定下来。他们似乎觉得,秦简眼下不在京城,也不打紧。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的意愿反而在其次了。两家也算是有交情,往日常来常往,山阳王夫妇深知秦简的人品,秦家人也清楚山阳王府大郡主的容貌性情。只要没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定下亲事了。

    秦家人自然是不愿意结这门亲的。别的不提,山阳王之父曾经是反对皇帝登基的,还在夺嫡之争中祸害过皇帝与秦皇后,因此事败后才会被处死。山阳王虽然得了王位,但那是皇帝在有意体现自己的仁慈,心里依然不待见得很。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对秦家没有半点好处,自己心里还膈应,何必呢?若是秦简想要娶个宗室女,有的是好人选,根本不必找山阳王府的郡主。

    问题是,山阳王府请的这位媒人,来头还不小,乃是姚氏族里那位嫁进宗室的姑奶奶的公爹,还与休宁王府一贯交好。承恩侯府若是没有个好点儿的理由,很容易就会得罪对方,一方面在休宁王府那边不好交代,另一方面,也给姚氏的堂姐妹带来了麻烦。饶是姚氏再不情愿,也不能全然无视娘家的反应。

    秦家长房在京城烦恼着这件事,目前还只能寻借口拖着。他们没有通知秦简,也是因为觉得秦简在这种事情上,完全帮不上忙。秦平在信中无意中提了一提,谁知叫秦简看见了,他就不由得起愁来。

    这可是他的终身大事,眼看着就要被迫娶一个不想娶的女子了,一辈子都要受累,叫他如何不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