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2/3页)

    太请求的底气就没那么足了。难道她还能不跟关老太太见面吗?关老太太哭求的时候,她真能硬着脖子说一个“不”字?兴许看在母亲关蓉娘的面上,就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了吧?最终为难的还是她。

    所以吴少英把关家人留在米脂,远远地跟她隔开,让她不必再受外祖家的影响,实在是用心良苦。

    但吴少英根本不提这一点,只微笑着道:“关家姨母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不能顺从她老人家的意愿,娶表妹为妻,已是不孝了。把名下产业交给表哥照看几年,让他多得些钱粮,奉养姨母,也是应该的。我并不觉得委屈,老师也不必为我担心。况且,退一万步说,那些产业,我人在外头回不去,横竖是照管不过来了。交给表哥,也总好过都交给族人。族人对我并无多少善意,只是畏于我的功名官身,才不敢轻动,但只要有机会,未必就不会动侵占的心。可表哥却是外姓人,又自小与我一起长大,不提表兄弟的情份,光是外姓人这一点,他就没法占了我的家财去。他顶多就是得些田地店铺的出息,可这些产业,最终还是归我所有的。”

    秦柏见吴少英想得清楚,也不再多提了。对关大舅的为人,他还是信得过的。占些小便宜有可能,抢占他人财物却绝不会做,而且也没那能耐背景。吴少英把私人产业托付给关大舅,既是合理之举,也是他们表兄弟之间的情份。外人能说什么呢?

    秦柏转而跟吴少英继续谈论先前被牛氏打断的话题,又指点他在府经历一职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前任府经历已经着急地离了任,往新官职那边去了,但他留下了师爷和书办帮忙处理交接事务。年前又正好结了这一年的旧账,有什么问题早就被发现了。吴少英此时接手,只需要谨慎一点,就不会出什么大错。秦柏再借两个能干的账房给他,他再请府衙的几个手下的书办吃酒,叫他们知道他的身份来历,以及背后的靠山与人脉,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他们自会提点他知道。

    吴少英明白这是老师在面授机宜,连忙认真地听了,一一暗记下来。

    不一会儿,牛氏过来催他们去吃饭了。众人便转移到厅里去,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吃过晚饭,秦柏打发吴少英回房去休息,明天他一大早就要起来回城入衙,因此需要早点睡下。秦含真趁祖父母没注意,悄悄跑进了表舅住的院子,问:“表哥可收到我先前的信了?祖母跟祖父说了,一定要把你的终身大事给解决掉呢!如果你是在别的地方做官,还可以拿交通不便来搪塞。如今你自个儿回金陵来自投罗网了,还怎么逃过去呀?”

    吴少英此时已经梳洗过,换了一身干净的家常棉袍,坐在炭盆前取暖,闻言笑了:“信我自然是收到了。难为你小小年纪,就如此用心。老师师母也是一片好意,我知道姐夫临去广州前,曾经给二老留下话,托他们替我料理亲事。”

    秦含真眨了眨眼:“那么……沈家的亲事,你不反对啰?”

    吴少英沉默了一会儿,才问:“沈家姑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话叫她怎么说?她跟沈家大姑娘,统共也就是见过几面而已。别人说的自然都是好话,谁会说族长太太的侄女儿不好呢?这是做不准的。

    秦含真想了想,便把自己与沈家大姑娘几次见面的情形,还有平日听说的沈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