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2/3页)

    谁。许氏只能满心疑惑地回了东府,百思不得其解。

    没两日,就有人去休宁王妃面前探她口风了。休宁王妃只是笑着说:“我倒希望有那样的福气,这两个孩子我都极喜欢的。他俩能成就大好姻缘,我也替他们高兴。”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事实上,她这就算是一种否认了。

    既然不是休宁王妃,那还会有谁?

    又有人去向赵硕打听,谁知赵硕也被蒙在鼓里呢。他虽然出面为儿子主持了合婚仪式,但其实只是有需要时露个脸,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他去做的。他拿不了主意,也做不了主,不过是在人前撑个脸面罢了。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赵陌的话劝住了他:“那些琐事交给底下人去办就好了,哪儿用得着劳烦父亲?王爷他们不知几时就要进京,父亲还是赶紧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别叫王妃与叔叔们又钻了空子才好。”赵硕十分以为然,心思全都用在处理整顿辽王府原有的下人上了,哪儿还理会得了什么插戴不插戴的事?反正宗人府会解决的,再怎么样,还有宫里呢。

    赵硕一问三不知的,但他的话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赵陌的婚事,宫里插了手。

    也对,这桩婚事,男方是东宫太子殿下十分欣赏的侄儿,女方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孙女儿,双方对皇家而言都不是外人。皇帝亲自下旨为他们赐了婚,宫里的太后、太子、太子妃等人再替他们操办婚事,也没什么出奇的。有些人联系到某种小道消息,想到东宫对肃宁郡王的看重非同寻常,便以为自己猜到了答案。

    在文定当日,为永嘉侯的孙女儿插戴的人,应该就是太子妃唐氏了吧?

    倘若太子日后真的过继了肃宁郡王赵陌,这太子妃唐氏,便是赵陌的母亲,秦含真的婆婆了。她来为未来嗣子的未婚妻插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人人都以为自己有了答案,可到了文定仪式当天,他们才发现自己被打了脸。

    亲手来为秦含真插上华丽的金镶宝石金凤钗的,乃是近日刚刚抵达京城的秦王妃。

    秦王是皇帝十分信任的兄弟。与皇帝同父的兄弟里头,至今还硕果仅存的,就数秦王爵位最高,也最有权势了。他长年驻守自己的封地秦地,忠实地履行着自己守疆卫土的藩王职责,偶尔会上京城见皇帝,但总体上是个十分低调的人。明明他也有满堂儿孙,嫡子嫡孙都有好几个,但在京中过继皇嗣的呼声最高时,他也从没有提过要插一脚进去。如果说休宁王府是宗室中悠闲风雅派的代表,那秦王绝对就是宗室圈子里实权实干派的佼佼者了。

    太后寿辰将至,秦王带着王妃与几个儿子、媳妇以及孙子们上京为太后贺寿,提前了好些日子到达。秦王妃也是京中名门出身,婚后却直接随丈夫就藩了,很少在京城露面,上一回出现在京城,已经是将近十年前的事儿。不过,太后与秦王妃是时常通信的,据说关系很不错,礼尚往来也十分频繁。因此,没什么人会因为秦王妃低调少冒头,就真的当她是小透明了。她忽然出现在秦含真与赵陌的文定仪式上,为秦含真插戴,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但很快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安排。

    秦王妃是辽王的弟媳妇,也是赵陌的亲叔祖母,出身、身份、品德、威望,以及与赵陌的亲近程度,样样都无可挑剔。她与秦家也算是有些渊缘。秦柏隐居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