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第2/3页)

    往来。但是两个儿子也跟着去,又有什么益处?初明不管能不能考中举人,总是要继续读书备考的。初亮更是要静下心来好好读几年书。长芦那地方,能有什么好先生?卢姑爷忙于公务,又哪里有空闲能指点他们功课?倒不如就让他们留在京里,多的是好先生呢。即使不能拜个名师,你三叔的学问也尽够了。他教出那么多进士呢,还有学生在御前行走,你还怕他教不了两个孩子?如今你们家也有宅子在这里,下人是尽够的,我们两房的长辈就能替你照顾好他们了,还有他们姐姐姐夫在,有云阳侯府的名号,谁还敢欺负他俩不成?就让两个孩子在京中好生读几年书,别再叫他们奔波劳累了。”

    说罢她又压低了声音:“悦娘一个人在蔡家,虽说公婆都夸她好,女婿也待她和气,但有娘家人在,底气终究能足些。我们家自然会替孩子撑腰,但悦娘长了这么大,回京才大半年,跟我们家再亲近,也比不得跟两个亲弟弟亲近。她若知道两个弟弟就在京城里头,离她也不远,心里想必会更安心些。若是在婆家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不好意思跟我们说的,跟弟弟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再者,初明初亮年纪都小,父母不在身边,常去看望姐姐,谁也挑不出不是。若能借机与云阳侯府多亲近亲近,对他们将来更有好处不是么?”

    秦幼珍不由得心动了:“伯娘说得有理。我竟没想到这一层!”

    许氏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你们一家子从来就没分开过,心里不舍,也是有的。只是如今孩子们都大了,做父母的就该为他们前程着想了。悦娘嫁得了好人家,日后福气还在后头呢。初明初亮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该开始多为他们考虑了。”

    秦幼珍听得连连点头,目露不舍:“我是真舍不得,但再舍不得,该狠下心的时候,还是要狠下心肠的。我何尝舍得把女儿远嫁?但蔡家是难得的好人家,我们老爷也要奔自己的前程,我既不能把女儿留在身边一辈子,也不能拦着老爷的仕途。初明初亮也是如此,若是他们能顺顺当当考中进士,日后为官作宦的,自有他们的去处,我万万没有拦着他们出门的道理。”

    “这就对了。”许氏笑得更开了,握着秦幼珍的手,语重心长,“比如你妹妹,我就舍不得她往大同去,可那又有什么法子?她夫婿要去大同,我还能叫他们夫妻母子分离不成?只要是为了孩子们好的,做娘的便是一时心里难受些,往日天天牵肠挂肚,还不是要忍着难过,替他们打点?你如今长女都出嫁了,过得两年就能抱外孙了,是该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总念着一家骨肉团团圆圆的美梦。那些小门小户的人家,倒是一家子骨肉团圆了,但家里的孩子又能有多大的出息?你们卢家不是一般人家,难道还能叫孩子们去过小门小户的日子不成?”

    秦幼珍笑着谢过伯娘的提醒,又请她帮着照看留在京城的孩子。虽然尚未与丈夫商量过,但秦幼珍心里有数,卢普多半是不会拒绝的。夫妻俩上京之前,其实就有过要在京中为长女长子择配,并让长子留下来求学的想法,只不过后来卢普外放长芦,离京城颇近,又是个难得的好缺,才想要嫁了女儿后,便一家子到任上去罢了。

    许氏见秦幼珍如今对自己信服之极,想到自己的盘算,觉得事先打个招呼也好,让卢普秦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