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三十一章 发疯(第2/3页)

    淋的尸首碍人眼,但是,秦含真刚刚目睹过那样一个可怕的场景,只觉得鼻端还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心口就好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憋得人难受。这种时刻,赵陌却不在她身边,她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偏偏又还不能离开。

    太后在正位上坐下了,然后便一直端着一张严肃的脸,也不说话,就这么坐着不动。秦含真侍立一旁,心里也猜不透她在想什么。太子吩咐完东宫众人收拾残局,便来到太后跟前,郑重地向她见礼,张口就想说话。太后却抬手阻止了他:“太子坐下吧,先不必忙着说话,等你父皇来了再说。”太子便闭了嘴,行完礼,退到一旁落座。

    皇帝很快就到了。

    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听闻东宫出事,还闹出了人命,那脸色就越来越黑了。死的是有名有姓位份不低的东宫良娣,还曾经生育了太子唯一的子嗣,若没有一个适合的说法,消息传到东宫去,真是给太子脸上抹黑!在这么要紧的当口,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

    皇帝进门,太子与秦含真分别给他行了礼。皇帝给太后见了礼,便在她对面落座,挥挥手道:“闲话不必多提了,太子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只得照实交代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太子说的都是亲身经历,秦含真在旁静静听着,发现与岑嬷嬷所言有些小小的出入,心中明了,定是岑嬷嬷有意识地在叙述过程中,省略了一部分对太子妃不利的事实,多少偏向了太子妃一些。幸好她还不敢太过分,知道这种事瞒不住,并没有胡编乱造,否则太后发现实情后,定会更加生气,并且迁怒到太子妃身上了。

    基本上,事情就跟岑嬷嬷所说的差不多,只是有些细节处有所不同。比如陈良娣前来谢恩时,精神就不大好,整个人憔悴不堪,还有些呆呆的,两眼直愣愣地瞧人。一路过来,便有宫人内侍觉得她的状态不对。她来到门外,听见太子与太子妃夫妻在屋中争吵时,宫人曾经想要出声报门,却被她按住了。她的手劲儿出人意料地非常大,甚至还伸手捂住了宫人的嘴,不让其出声,把那宫人吓了一大跳。也因此,陈良娣在门外偷听了许久,方才松开宫人,由得她去禀报,然后在进门后,直接质问太子妃,是否害了大皇孙。

    太子妃自然是矢口否认,但陈良娣却认定了她一定是罪魁祸首。

    陈良娣愤怒地向太子哭诉,说她当年与太子妃本是闺中密友,平起平坐,只因唐家想要为女儿找个省事的侧室,就把她选中了。她原本以为她们好朋友间只是婚后继续在一起相处,没想到,妻妾之间本身就是泾渭分明,而皇家的妻妾之间,更是天差地别!做了良娣时间越长,陈良娣心中就越委屈不甘,生下大皇孙后,这种不甘就更是放大了。她觉得自己样样胜过太子妃,凭什么要一辈子屈居太子妃之下?太子妃性情温和,处处相让,她就得寸进尺,仿佛在言语、感情上打击了太子妃,就是为自己出了口气。

    她其实并没有想过要取太子妃而代之。跟陈家人不一样,陈良娣被选为东宫良娣后,是接受过严格的宫规教育的。哪怕心中再不甘,她也知道自己与太子妃身份有别。就算太子妃没有好结果,也轮不到她上位。而且宫中没有皇后,皇帝更不可能容许东宫也没有主母,换一个新的太子妃来,可未必有唐氏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