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九章:结束,也是一种开始(第4/5页)

    大捷震动天下,万民山呼晋王万岁,早不知那小小的弘光皇帝。

    弘光三年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日的朝议上,众臣上疏,请弘光帝让位于萧亦。

    三日后,便是八月二十三日的朝议上,弘光皇帝下诏让皇位于晋王萧亦,也便是这一日,前朝亡而后朝兴。

    众臣请晋王萧亦登基为帝,萧亦三让,众臣三请,萧亦登坛祭天。

    “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一六三八年,晋王萧亦即皇帝位,定国号“晋”,改元“万盛”,是为大晋太祖高皇帝,同年为万盛元年。

    这一年,大晋太祖高皇帝萧亦年仅二十六。

    一批晋朝开国功臣由此诞生,最为出名者便是大晋开朝五大名将,当然了,除了这五个人之外,大晋朝亦是将星荟萃,名臣聚齐。

    齐王黄阳镇守沿海,编领大晋水师平定海祸,大晋二年东伐日本,大败德川家光幕府军队六万,斩首两万有余,明正天皇臣服大晋,称臣纳贡。

    代王史路于大晋元年挥军二十万北征清国,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大晋灭清,复辽全境,并开始与沙皇俄国接触。

    初战永安军五万余人遭遇沙皇而过两千侵略军,在火炮稍显劣势的情况下,永安军全歼这支沙皇军队,缴获各式火枪、火炮数百。

    大晋皇帝萧亦对此非常重视,募天下工匠仿之,开启了第一轮的火器时代。

    石刚为庆王,改革军制,积累粮粟,并于大晋五年统十万铁军北征蒙古,再夺河套地区,扩疆千里。

    王大勇为唐王,于大晋十年,带永安军南下讨伐前明残余,一路势如破竹十六战皆奏凯,攻破南京,不到三年,江南臣服。

    大晋十五年,唐王王大勇奉命军入新疆,三战而破赞山王、护教王历经十余年,新疆纳入大晋版图。

    刘通为楚王,于大晋十二年,率永安军十二万镇守江南,到任后深度贯彻萧亦的一切政令,江南更加繁华兴盛。

    大晋二十年,楚王刘通发兵云南,攻灭自立之沐家,消灭最后一支前明抵抗力量。

    ......

    大晋四十一年,某一日。

    太祖高皇帝萧亦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现在的正萧亦靠在万昌殿皇极殿前的玉柱上,身边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妇人,穿着雍容华贵,早已看不出当年乡下丫头的模样。

    这位老妇人便是大晋朝开国皇后黄娥,萧亦与黄娥的手仅仅握在一起,恩爱的模样与第一夜入洞房后丝毫未减。

    看着仍是精神奕烁的萧亦,黄娥趴在萧亦胸膛上,依稀还能看见往昔身披银甲,率领永安军南征北战却从无一败,叱咤风云的不败神将。

    两人的身侧也靠着四个满头花白的老头,石刚的大牙都掉了几颗,但仍是哈哈大笑,说道。

    “老哥,若是我家冲儿有定儿一半,俺老石也就瞑目了。”

    史路挣扎着起身,叹息道:“可惜啊,大勇看不到今日的朝阳了。”

    顿时,萧亦、黄娥、石刚、刘通几人的神情也都暗淡了下去,想起了两年前的一个夜晚,王大勇挥泪与几人告别,那一日他们都哭的很惨。

    从未感觉身体虚弱至此,萧亦仰头看向天,喃喃道:“老天,你待我萧亦不薄啊,待我萧亦不薄......”

    萧定正读着什么,忽然听见自己的父皇萧亦喃喃着什么,放下手中的奏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