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东方石油集团的变化(第2/3页)

    ,如果我们的第二座油田能接近富川油田的规模,我们国内甚至不需要再进口石油,完全能自给自足。”

    这一点,倒一点不假。

    去年,国内全年的石油消费量在5亿吨以上,逼近40亿桶,石油的进口依赖度首破百分之六十,进口压力巨大。

    富川油田建成之后,将能达到20亿桶的规模,如在再建一座油田,只要达到十几亿桶的规模,再加上国内各大油田所产的石油,国内就基本能满足,而不需要再进口石油。

    许杰有一点担心的道:“东哥,咱们再建一座大油田,国内基本不再用进口石油,那那些石油企业还不会抢着叫着,挣破脑袋,出钱出力帮我们进行油田的大建设呢?”

    这一点,王旭东一点都不用担心,只要自己说要再建一座大油田,即使建设得比富川油田还大,国内的这些石油企业还是会抢着帮自己进行新油田的大建设。

    因为自己的石油质量好!

    未来的新油田,肯定也是优质的石油,质量好,别人肯定会抢着要,所以呀,王旭东一点都不担心。

    听了东哥的“分析”之后,梁洪波和许杰吃了定心丸,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使旭东矿业集团再建设一座新的特大型油田,国内的这些石油企业还是会抢着帮着自己进行大建设。

    三人在办公室之中,聊了很久。

    旭东矿业集团下午5点正式下班,三人硬是聊到了将近6点,然后一起,由梁红波请客,找了一个好地方,好好的吃了一顿,算是提前庆祝自己的第二座油田。

    ……….

    富川油田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石油企业从富川油田订购了石油,这在业内,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些人,甚至还知道,哪些石油企业各订购了多少吨石油。

    京城。

    某一栋高档写字楼内,整整好几层,这是银龙石油集团总部所在地,说起这家石油集团,很多知情的人知道,这是贺家的产业。

    总经理办公室之中,曹海福皱着眉头,背着手,正在办公室中央来回的走来走去。他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也是贺家的铁杆,帮助贺家打理并经营这家石油集团。

    银龙石油集团在全国开了一千多家加油站,也有自己的大型炼油厂,一般从海外进口原油,提炼之后,得到成品油,通过这些加油站对外销售。

    最近,海外的石油进口遇到了麻烦,银龙石油集团的炼油厂将面临没有足够的原油而开工不足的局面,曹海福眉头紧锁,在思考着对策。

    国内这么多家石油企业向富川油田订购了石油,且还是非常优质的轻质原油,曹海福很动心,也想向富川油田下订单。

    不过,他知道贺家和王旭东之间的“恩怨”,知道即使自己出钱想买,人家王旭东还不一定会卖。

    想了良久之后,曹海福拿起电话,请示银龙石油集团的总裁贺新斌。为什么要打电话呢,而不是直接去隔壁不远的总裁办公室,因为身为总裁的贺新斌基本很少出现在这里。

    真正的一切事务,基本上是曹海福在负责,以前,还有贺亮过来“指手画脚”一番,听说贺亮被禁足了,不知道现在解除禁足的处罚没有。

    电话那头,贺新斌道:“富川油田的石油质量居然这么好,行,我知道了,等我的消息吧。”

    打完这个电话,曹海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