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937章古人非傲吏,兄弟不为情(第2/5页)

    ,变得多样化,甚至连律法本身都开始隐起来。

    汉代开国约法三章,多么简单好理解

    可是再往后,律法便是越发的复杂起来,而且产生出各种违背社会日常习惯的律法专门用词,比如轻伤和轻微伤,就死活几十年了都和日常百姓所认知的概念相违背。嘿,所有法律官吏都知道这事,可就是不改

    能奈我何

    到了封建王朝后期,一个屋檐,一个村乡,皆属于相隐的范围。这种习俗代代传承,也就使得后世在一些落后的边缘山村之中,买卖人口依旧是相隐处理。

    这才是民告官最大的障碍,而一旦黄忠和庞山民不愿意为这些宛城官吏所隐的时候,在宛城这个地方内,这些宛城的官吏就自然失去了他们自诩为坚固的外壳。

    古代华夏的封建王朝之中,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民告官的土壤的。

    虽然表面上在封建王朝之中,皇帝为了遏制官吏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对于民告官甚至是采取了鼓励的态度,比如在明朝若是顶着一本大诰律上告,官吏若是拦阻,便是从重治罪,也确实是在朱元璋时期有人顶着大诰告官成功过,但是仔细看看,那是士告官,和民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毕竟民连法律都看不懂,怎么知道要告什么

    又要怎么告

    要走多少流程,要花多少时间

    成本和收获,是不是值得一口气

    在许多时候,若是自己一个人,这一口气也就赌了,但是转头看看自家老小

    就像是后世很多人宣称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中有什么行政复议,但是又有几个百姓真的懂其流程,能够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离开本职工作去做这个行政复议毕竟都是上班时间,百姓要上班,负责行政复议的官吏也上班,甚至还比百姓上班更晚下班更早,想要复议的代价实在是太大,所以资本主义国家之中的所谓可以民告官的途径,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烂。

    处理民告官事件的,往往也只是官吏,皇帝大多数时间都要忙着其他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小事

    因此在很多时候,民告官就是一个笑话,一个让官吏看着普通民众如何在泥潭里面挣扎,来获取娱乐感的笑话。

    而皇帝派遣出来的不管是巡风使问事制度,还是监察刺史御史制度,都往往是流于形式,甚至其本身就参与了各种腐败。古代华夏的这些统治者们为了确保统治稳固,整顿吏治、打击贪腐,其实也是给了百姓告发官员的渠道。不过,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官官相护的影响,大多民告官的途径都很容易被堵塞,以至于百姓往往求告无门。

    或是即便是告了,也往往不了了之,毫无下文,等舆论过去了,官吏便是咬着牙表示此风断断不可长,便是跨省拿人不提。

    民告官,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付出的往往是生命。

    甚至是还要搭上无辜者的鲜血

    而现在于宛城之中,似乎产生出了一些异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让某些人很害怕。

    黄忠在宛城开始缉拿商贾的时候,庞有闻起初还不怎么在意。

    庞有闻是庞山民的亲戚,按照辈分来说,还算是庞山民的五服之内的堂弟,算是比较亲近的那种,小的时候光着屁股跟着庞山民一起长大,比庞统和庞山民的关系甚至都要亲近三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最开始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