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97章 上山下山(第4/4页)

    ,阳光照射进去,玉镯又恢复正常,看上去毫无异样。

    阳川怔怔的看着一脸安详的老人,突然间明白过来,在这玉带山,能够带着崇敬的心态小心翼翼为他收尸盖棺的只有他。

    想明白之后,阳川取下老人的玉镯,双手背光捂着,瞪大眼睛仔细的看,隐约看到了一行极小极小的蝇头小字。

    “六十四道缝衣针法”。

    阳川感觉到自己的手有些发抖,他极力的稳住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的收好玉镯,就像在收藏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实际上,这确实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他的眼里擎着泪,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军人,他已经记不起上次流眼泪是什么时候了。

    华夏民族已经丢失了太多历史遗产,幸好今天保留了一件下来。

    阳川身体站得笔直,庄重的给棺材里的老裁缝敬了个军礼,然后合上了棺材盖子。

    上山时,一个黑衣老人扛着棺材上山。

    下山时,一身军装的中年男人扛着棺材下山。

    下山时的棺材比上山时的棺材更重。

    、、、、、、、、、、

    、、、、、、、、、、

    下了山的老棺材漫步于山间、漫步于乡村、漫步于田野。他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走着,从日头高悬走到落日余晖。

    他这一生都过得很平淡,除了在军中那几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棺材,不停的做棺材。

    那个年代,死的人太多了。

    饿死的、战死的、病死的,太多太多了。

    一般人家,能有一口薄皮棺材就不错了,半寸厚的薄皮板子,不讲样式、不讲美观,几块薄板几个铆钉凑在一起就是一口棺材。那样的棺材,他一天能做二十口。

    但是,他的最高记录只有十口,还是在一天一夜不睡觉的情况下,才勉强做出来十口棺材。

    因为他觉得即便是薄皮棺材也得用心用力去做,那是作为一个棺材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死者最基本的尊重。

    天色渐暗,他走到一处宽阔的田野间。与大多数郊区的农村一样,田地没人耕种,几年下来,里面长满了一层一层叫不出名字的杂草。

    冬天的杂草枯萎变黄,一阵冷风吹过,漫天是飞舞的枯草。

    老棺材停下脚步,喃喃道“跟了我一路,出来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